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田汉
中国现代卓越的戏剧家,中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运动的先驱者,也是中国早期革命音乐、电影的杰出组织者和领导人。字寿昌,湖南长沙人,早年得亲友资助,留学日本, “五四”运动兴起后,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和“创造社”,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从1920年起开始创作和评论活动。以许多热情洋溢的剧作和评论丰富了中国现代戏剧史,同时,他组织和领导的“南国社”、“南国电影剧社”、 “南国艺术学院”,以及主办的《南国半月刊》、 《南国特刊》等, 对中国的戏剧运动也发生了很大影响。
田汉一生的创作、评论活动,涉及的时间长,战线多,范围广。剧作主要有《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 《苏州夜话》、《湖上的悲剧》、 《南归》、 《名优之死》、 《回春之曲》、 《乱钟》、 《梅雨》、 《月光曲》、《洪水》、 《芦沟桥》、 《丽人行》等。创作的新京戏有《江汉渔歌》等,电影有《三个摩登女性》等。田汉还有振奋人心的歌词创作,与聂耳合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就曾吹响了抗日救亡的号角,后来定为新中国国歌。田汉创作的审美态度有一个由唯美主义、艺术至上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的过程。
田汉的文艺评论涉及范围很广,从戏剧文学到导演、表演、舞台美术、音响、唱腔,从电影、舞蹈、诗歌到木偶戏、绘画、音乐。其中既有对自己创作经验的介绍、文艺思想的剖析,又有对他人作品的评论,还有对创作问题的泛论。文章有《田汉戏曲集》第一、二、四、五集的自序, 《〈田汉剧作选〉后记》、 《谈〈文成公主〉的创作》、 《〈武则天〉自序》、 《我们自己的批判》、 《谈欧阳予倩同志的话剧创作》、 《诗人与劳动》、《云》、《题材的处理》、 《谈创作基本功的锻炼》,以及评论梅兰芳、盖叫天、程砚秋等表演艺术家的文章。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文艺论集《田汉论创作》。
从文章中看出,田汉特别强调创作同时代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作家要想写出作品,不管是现代题材还是历史题材,都必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善于抓住对生活的新印象、新感受。他说: “对我所熟悉的,我能描绘得有鼻子、有眼睛,我所不甚熟悉的,就不免影影绰绰了。”认为诗歌便是人生的反映,诗人的心,是在大自然面前放置的一面镜子, “那个镜面,也映悲,也映喜,也映翩翩飞来的鸟,也映纷纷落去的花,诗人只要照所映的歌出来就好啦!”即便是历史剧,它的创作动机与目的也来源于时代社会生活的冲激,借古讽今才是大多数历史剧创作的真正目的。而艺术创作的作用则在于给时代以影响;作家应该以卓识热情领导时代向光明的路上去。关于从生活中选取题材的问题,田汉主张既写重大题材,也写生活趣味,作品成功与否不在题材大小,而在于作者对题材的认识、感受和理解,以及艺术概括能力。
关于创作与欣赏的关系,田汉认为观众、读者的想象力象一团火,稍为点着就会熊熊燃烧,因而创作时要留有空白。田汉认为艺术不是单纯以技巧构成的,最纯熟的技巧也不能掩护一个作家的意识的朦胧与错误,鉴赏者能从作品中看出作者的“真的姿态”。
田汉的主要建树在于戏剧创作与评论方面。他说自己之所以选择戏剧文学的创作形式,许是因为性格相近,可见他已认识到了作者与描写对象及艺术形式本质相应的问题了。在戏剧上田汉主张创作与表演不分家,戏剧作家要考虑舞台实践而创作,脚本家、导演家与演员的思想感情要融合。戏剧要与绘画、舞蹈,尤其是与音乐结合,配有主题歌的戏剧在主题的揭示上更有力量。田汉还主张话剧向传统戏曲学习,用布景而不受它的限制,把艺术性主要摆在演员的表演上,吸取戏曲用夸张手段简而得要地刻划人物性格。
田汉并不是为了著书立说坐在宁静的书斋里写评论的,而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和刀光剑影的激烈斗争中为鼓舞人民群众进行战斗写作的。对当时剧本创作的发展,表演、导演艺术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从中总结出的文艺审美方面有价值的东西对今后的戏剧等文艺创作有着深远意义。
上一篇:文艺美学基本理论·生活美学
下一篇: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