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研究·两种民族文化学说
列宁分析民族文化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1913年前后,是俄国革命第二次高涨时期。沙皇政府为了破坏各族人民的革命运动,竭力煽动反动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混入社会民主工党内的“崩得”分子,适应沙皇政策的需要,竭力鼓吹“统一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自治”。为了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文化的思想,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列宁于1913年10月至12月,写了《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一文,提出两种民族文化的学说。
列宁指出,在阶级社会里, 由于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生活条件不同,因此,现代任何一个民族中,都有两种思想内容不同的文化。“每一个现代民族中,都有两个民族。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俄罗斯文化中,既有反动文人普利什凯维奇、 古契柯夫、司徒卢威之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黑帮及教权派的文化;也有以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文化。 “乌克兰也有这样两种文化、正如德国、法国、英国和犹太人有这样两种文化一样。”统一的、利益一致的民族文化是不存在的。列宁还进一步指出,这两种文化不是均衡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每个民族里面的资产阶级文化, “不仅是一些‘成分’,而是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因此,民族文化一般说来是地主、神甫、 资产阶级的文化。”崩得分子宣扬“统一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自治”就是企图在这类空洞的口号下,贩卖地主、神甫、资产阶级的文化,以腐蚀各族人民的革命斗志。
这种企图,“就是对无产阶级利益的最无耻的出卖,这只能有利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民族文化的口号是资产阶级的(而且常常是黑帮教权派的)骗人工具”。与“民族文化”的口号针锋相对,列宁提出了“民主主义的和全世界工人运动的国际文化”,号召“从每个民族的文化中取出民主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文化成分”,形成思想内容与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文化相对抗的独立的文化。当然, “国际文化不是非民族的”,它“必须‘适应’一切地方和民族的特点”,以具有民族特色的形式,宣传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
列宁的两种民族文化学说,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决民族问题和文化问题的典范,它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为无产阶级认识和评价阶级社会中的文化遗产,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
上一篇: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齐白石
下一篇: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临川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