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李白
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甘肃秦安),生于中亚碎叶(巴尔喀什湖南的楚河流域),五岁时随父迁绵州昌隆(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李白是唐代大诗人,有青莲居士、 “谪仙”、“诗仙”之称。李白的诗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美。诗的内容包括揭露黑暗现实、抨击统治者的邪恶和腐败。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感情奔放、意境宏大、语言明快;他爱好民间音乐,从民歌和神话中吸取营养,运用神话、幻想、夸张手法开拓艺术形象,把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诗歌推向新的高峰。
李白的一生颇为坎坷,涉历甚广,所受的思想影响比较复杂。在他的思想中,既有儒家的济世立功思想,也有纵横家功名利禄、放荡不羁的成分,主要受道家归复自然、愤世嫉俗的思想影响很大。李白有着游侠思想和傲岸不驯的性格。所有这些,都对他的文艺美学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在《古风》等诗篇中提出了自己的创作理想,这就是“复古道”、举“风” “雅”。 《古风》以诗的语言勾勒了中国诗歌的发展轮廓。对历代作家作品给以正确评价,它那以诗论诗的形式是全新的,空前的。更为重要的是李白总结了梁、陈以来的诗坛争论,为盛唐以后的诗歌发展建立了理论基础。李白把“复元古”、 “复古道”作为创作的最高标准和楷模,不是墨守陈规的复古,而是在“复古”的旗号下,革新诗坛、改造文坛。李白标举风雅、屈原的作品,正是肯定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中的优秀传统,确定了为现实而文艺的道路。在《古风》 (三十五)中,李白从艺术角度对各种形式主义诗风进行了批判。对创作上的模拟、雕饰也给予了尖锐的讥刺:或者是“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 或者是“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功成无所用,楚楚且华身。”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雕虫丧天真”。在批判了六朝以来诗坛上盛行的雕饰、艳丽、虚伪、浮夸的颓废风气之后,李白标举了自己的美学思想: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美学理想受世界观的影响。李白是一个不为封建世俗礼教、传统所羁的诗人,他主张创作要气韵天成,真实自然,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而空有绮丽是“不足珍”贵的,要“一挥成斧斤”。李白反对空自雕饰形容,但并不反对应有的艺术技巧。他也喜好优美自然的表现: “梦得春草句,将非惠连谁?” “他日池塘一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这是对谢灵运清新自然风格的赞扬和肯定。可见他并不是一概反对建安以来的一切作品的,他反对的仅是违背自然淳真的“艳薄斯极”倾向。
李白恃才傲物,不论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有远大抱负。当他在政治上不能实现“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时,他以恢复风骚传统、扫荡梁陈宫掖之风为自己的创作目标,“将复古道,非我而谁?”他确实是完成了预想的任务。但是生在当时的李白,仕途上不得意,立志于作诗也由于“辞旨狂野, 贵露下情”,常常招来怨谤。他极力为有才不得重用的一切人鸣不平。真正的诗是“万言不值一杯水”,而腐朽的统治者却“珠玉买歌笑,糙糠养贤才”,直到最后也没有找到赏识者。
上一篇: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李渔
下一篇: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李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