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中国古典美学用语。出自宋代严羽《沧浪诗话》。羚羊夜间以角挂枝而宿,故树干无爬行痕迹,所以说“无迹可求”。严羽以这个典故喻诗,意为诗中之“意”当如羚羊挂角而宿一样,毫无痕迹地溶化于“言”之中。
“言”与“意”是中国古典美学一对重要范畴。庄子讲“得鱼忘筌”、 “得意忘言”。仍然认为“言”与“意”有分别。司空图倡导“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象外之象”,含有“意”溢出“言”、大于“言”之义。严羽则根本消融“言”与“意”的界限,强调“言”与“意”当如水中月、境中象地溶为一体, 了无痕迹。而这正是诗的最高审美境界。这就把庄子以来“言意之辨”推向“无迹可求”的绝对神境,使得诗的“神韵”、 “兴趣”、 “妙悟”等内在美学规范空前地突出。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也是严羽以禅喻诗、以参禅比写诗的自然结论。这可以看作禅宗“不立文字”、重在“顿悟”的精义的化用。
严羽这一主张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个体与感性倾向的重要发展,对于抵消理学片面标举理性功能的倾向具有积极批判意义,也有助于探索诗的特殊意味,但不免有神秘色彩。
上一篇: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美言
下一篇: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茅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