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净化说
关于文艺的社会功用的最古老的学说之一,创始人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六章提到悲剧的功用时说:悲剧“激起哀怜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卷八里论及音乐的功用时,也提到“净化”的问题:“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1)教育;(2)净化;(3)精神享受,也就是紧张劳动后的安静和休息。从此可知,各种和谐的乐调虽然各有用处,但是特殊的目的宜用特殊的乐调。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就应选用伦理的乐调;但是在集会中听旁人演奏时,我们就宜听行动的乐调和激昂的乐调。因为象哀怜和恐惧或是狂热之类情绪虽然只在一部分人心里是很强烈的,一般人也多少有一些。有些人受宗教狂热支配时,一听到宗教的乐调,就卷入迷狂状态,随后就安静下来,仿佛受到了一种治疗和净化。这种情形当然也适用于受哀怜恐惧以及其他类似情绪影响的人。某些人特别容易受某种情绪的影响,他们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音乐的激动,受到净化,因而心里感到一种轻松舒畅的快感。因此,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
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是欧洲美学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但关于净化说的涵义, 自文艺复兴以来就有争论,一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目前,在中国的学者中,对净化说的解释主要有两种,其代表者是朱光潜和罗念生。朱光潜认为:净化说的要义在于通过有关的艺术欣赏,使欣赏者本身已有的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得到宣泄、发散和疏导,从而达到心情平静,并因此恢复和保持住心理的健康,同时也就有益于社会。罗念生则认为:净化说的要义在于悲剧能够引起怜悯与恐惧之情,使它们经过锻炼,达到适当的程度,而不是把怜悯与恐惧之情加以净化与宣泄。而达到适度的感情,也就能获得心理健康。
上一篇: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冈布里奇
下一篇:文艺审美分类创造·功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