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汉斯立克
爱德华·汉斯立克, (Eduard Hanslick, 1825—1904),奥地利著名音乐评论家、美学家。他从十八岁开始在W·J托马舍克门下学习了四年钢琴、乐理和作曲。1845年在马利思温泉他结识了瓦格纳,第二年结识了舒曼和李斯特及欧洲许多知名的音乐家,从这年开始他成为音乐界聪明的观察者和敏锐的批评家 并成为当代欧洲音乐评论的权威。1849年他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854年他的力著《论音乐的美》首次出版,受到高度重视。1856年维也纳大学哲学院聘任他为音乐史和音乐美学讲师,并赠与他名誉哲学博士学位。1870年授予他正教授职。1862年在他倡议下,提出了确立统一的标准音问题。1865年被聘为国家音乐考试委员会委员。八十年代是汉斯立克活动的高峰,名声远超奥地利国界,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头衔。他的著述有《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 《维也纳音乐会事业史》二卷、 《近代歌剧、评论与研究》及自传体的《我的生平》。其中《论音乐的美》是近代唯心主义形式主义音乐美学的代表著作之一,在西方音乐思想中有极大的影响。
汉斯立克音乐美学思想准确地触及了当时音乐美学的一个主要问题,即音乐是什么或音乐美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汉斯立克的观点是反传统的。从启蒙时代音乐理论家麦梯生,一直到汉斯立克同时代的瓦格纳,都把情感的表现作为音乐的最后目的。舒伯特的情感美学更是促进了当时的音乐美学的狂飙突进运动,舒伯特认为音乐美是表情,而表情就是“内心的流露”。
汉斯立克针对这一观点,针锋相对地提出“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而无其它的内容,音乐不需要产生什么情感效果,本身已是完美的。音乐美“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这种“艺术组合”就是“一种用乐音关系来塑造形式的过程”。由于作曲家不受他的材料的控制,因而他“塑造”出来的形式就是“纯粹的形式”,音乐不能表现音乐之外的东西。但他并不否认音乐能引起听众的情感,但这是生理现象,有时是病理现象,与音乐美无关或很少关系,不是审美性质的。审美是纯观照活动,它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着的乐音系列,不是听众的情感。音乐引起听众内心情感的原因是由于听众内心的联想作用和音响过程人格化的心理活动。汉斯立克认为, “美的最后价值是以情感的直接验证为依据”,他把情感作用归功于乐曲的结构价值,但他所讲的“情感的直接验证”仍是指辩别乐曲特有的审美价值的过程。
汉斯立克认为“音乐是人类精神的表现”, “对音乐作品的一切富有幻想力的描写……和解释性的说明,都是比喻性或者是错误的”。由于汉斯立克把音乐美学与艺术史隔裂开来,因而也就把音乐同它的社会意义割裂开了。
上一篇:文艺审美分类创造·歌谣
下一篇: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济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