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俄狄浦斯情结
是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一个介于心理学、精神病学与文艺美学之间的专门术语,广泛流传于现代世界各国,人们对此有很不相同的看法。
俄狄浦斯原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同名剧本中的人物。科任托斯王子俄狄浦斯为了逃避神示的“杀父娶母”的预言成为事实,他从科任托斯的王宫出走,来到忒拜城,当了国王,可他来忒拜的路上打死了一个人(拜伊俄斯),那人正是他的生父,而科任托斯国王则是他的养父。他到忒拜城因为猜中了人面狮身妖怪的谜语,不仅被忒拜人拥戴为王,还娶了新寡的王后伊俄卡斯特;而她正是他的生母。剧作家的悲剧创作是要显示人的智力有限、命运不可逃脱。可是弗洛伊德却把这个神话传说剧中人物的一种无意行为,加以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解释,并把它生发衍化,超社会、超道德,视之为人性之源,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出自性欲本能的恋母情绪,这出自男性的叫“恋母情结”;而出自女性的则是“恋父情结”。他对这后者,以古希腊悲剧中杀母为父报仇的女主角厄勒克特拉命名为“厄勒克特拉情结”。弗洛伊德用这个观点解释哈姆莱特,认为他复仇行为所以延宕而不能实行,就是因为他自己心中有杀父娶母的潜抑欲望, “良心告诉他,他自己实际上比这杀父娶母的凶手好不了多少。”弗洛伊德进一步又认为剧中的哈姆莱特就是莎士比亚自己的心理反射。他用这个观点解释歌德自传中的“童年破坏性”,易卜生的《罗斯莫庄》、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弗氏的这些解释都是出自他的先验唯心主义,有极大的牵强附会性,是缺少真正科学与审美的精神的。
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立论前提是:人人都有出自“里比多” (Libido)欲望的对于双亲中同性亲长的敌视,异性亲长的恋爱,这是无意识里众多本能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性本能。他认为这种本能始自婴儿期,与人同存;到了青春发动期,如不能得到补偿和转移,人就会因压抑而精神失常。而对文艺的创作和欣赏,他认为都是补偿和转移的一种形式。这样,文艺活动便与性本能联系在一起,成为与梦一样的散释性欲的变相的、象征性的满足。
弗洛伊德的这种精神分析说,不能说没有一点实际根据,因为早在古希腊时亚里士多德就曾讲过文艺由净化而达于宣泄的作用,可使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等等。但是把复杂的作为自然与社会相统一的人,将其主要是审美的创造活动,在原因上仅仅归结为性力的补偿和转移,则是相当片面的。而文艺作品中广泛涉及的社会与自然构成条件,一律与性本能联系在一起,甚至归结为性力情结,更是难以令人同意的。他在世时,他的一些学生和同事,就与他分道扬镳了;他自己也不得不寻求别法说明文艺的复杂情况。
上一篇: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
下一篇: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充实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