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我国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提出的一种哲学、美学观点。老子说, “听之不闻,名曰希” “希声”便是用耳朵听不到的声音, “无形”就是用眼睛看不到的形状。而“大音”、“大象”则是超乎一般的乐音和物象的一种实体。最美的音乐非耳能闻,最美的物象非目能视。这是老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老子哲学中有两点十分重要,一是它的核心概念“道”,一是它所包含的辩证法。老子认为“道”是一种不可言说、无从把握而在默默不言之中支配万事万物的内在力量。它无形无识,不同于“上帝”或“神”,然而又可以体会、领悟,包含着感性因素(“其中有物”、“其中有象”)。不同于“理念”或“绝对精神”。它无为而又无不为。根据老子的论述, “道”乃是通过观察、体验、而对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作出的对宇宙本体的规定。老子还明确地认识到了万事万物间的矛盾统一关系。他不仅看到了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到看了它们的相互依赖性: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基于上述哲学思想,老子把人们可以耳遇目视的现象与隐藏在现象背后、不可用感官直接把握,而又离不开感官的内在规律区别开来,认为后者才表现着“道”。因而对事物有了真正深刻的、本质的认识,那这个事物就不仅是感官所感到的那个样子了。于是老子提出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观点。这句话从表面看是矛盾的,既是最高的音乐,怎么能不诉诸听觉呢?这里有深刻思想。音乐之美并不仅在于声音,声音不过是某种内在情感、趣味和思想境界的传递者。所以领悟音乐之美不能停留在声音上,假如音乐只让人听到声音而不能使人领悟到更深的东西。那这音乐则不值一哂。从这一点来看“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观点是很有道理的。庄子直接继承了老子的思想,提出“至乐无乐”的思想。我国后世文论中所谓“外枯中膏”、 “唯造平淡难”的美学思想,可以说都是受了老子思想的影响。总之,“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思想,既是哲学的,又是美学的。它可以看做是“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思想的另一种表述。其实质是强调“道”内在的、混一的,恍惚不定、可遇不可求的特征。这种道是音乐,是象、是形,是万物;它本身是不可以用感官感知的。
上一篇: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大陆理性主义美学
下一篇: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存在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