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博乔尼
乌姆伯托·博乔尼(Umberto Boccioni,1882—1916)是意大利画家、雕刻家,未来派美术的重要理论家。1898—1902年随画家巴拉学点彩派绘画,后来受未来派创始人马利内蒂的影响,思想趋向于未来派并成为未来派美术的有较大影响的理论家。1916年意外被杀。在创作上,他的第一幅画《画廊里的骚动》(1909)就已接近未来派。他的《城市的兴趣》(1911)是一幅较典范的未来派作品。他的最有名的雕塑是《空间连续的唯一形体》 (1913)。在理论上,他于1910年与其他画家一起发表《未来主义画家宣言》,同年4月发表《关于未来主义绘画技法的宣言》1912年又发表了《未来派雕刻宣言》。此外他还同马利内蒂一起签署了《致威尼斯人书》。
博乔尼的文艺美学观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创新艺术,反对模仿和传统。他说: “一切模仿的形式必须受到蔑视,一切创造形式应得到歌颂”,疯人这个名词是用来压制创新者的,现在应当把它看作光荣的称号,为要表现我们的闹街、骄傲、狂热和疾驰的旋涡式的现代生活,首先应把以前使用过的一切主题扫除干净。由此他认为艺术批评家对于艺术发展来说是无用的或有害的。(二)表现力感、运动感、立体感,反对一切静止形态的艺术表现。他认为宇宙之力应当在绘画中得到表现,要用运动和光摧毁肉体的物质性。认为“时间、空间、昨天死去了,我们已经生活在绝对里,因为我们创造了永恒的、无处不在的速度,”他认为物体是可透视的。要反对一切静止形态。 (三) 主体与客体交融,表现心灵状态的绘画。他认为: “心灵状态的同时性存在于艺术作品里,这是我们艺术令人陶醉的目标。”因此他认为应使欣赏者“在画布上看到的点块、线条、色彩的面,它不呼应任何现实的东西,而只是一个我们内心的数学、音乐似的准备着和加强着观赏者的情感。”
博乔尼主张绘画不应再表现“静态”,而应描绘“运动感”,并在艺术上作了种种大胆的、新奇的试验,在扩大表现手法方面有所突破。但他从主观唯心主义立场出发,把艺术对现实的认识和反映过程中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把某些艺术手法加以极端的无限的夸大,以致他的理论和创作都脱离了客观实际情况而变得荒谬了。
上一篇:文艺美学基本理论·卑劣
下一篇: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博马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