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埃德施米特
卡斯米尔·埃德施米特(Kasimir Edschmid,1890—1966) 原名爱德华·施米特。德国作家,表现主义文学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大学毕业后即从事写作,1918—1922年主持《艺术和时代论坛》杂志,后游历欧、非、小亚细亚和南非等地。1928年获得毕希纳奖金。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焚烧他的书,剥夺其言论、广播和写作权利。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六个出口》、长篇小说《玛瑙》、 《玫瑰会盛开》、 《格奥尔格·毕希纳——一场德国革命》、《1958—1960日记》,还有游记《意大利》、随笔《富有生命力的表现主义》、 《肖像和纪念碑》。
埃德施米特曾被称为德国表现主义文学的宣言者,在1918年发表的《创作中的表现主义》一文中他宣称:表现主义作家“不再为固定的观念所困,不再受资产阶级思想和资本主义制度下个人悲剧的支配”。他的主要文学观点是:一、内心体验出激情,以激情表现幻象。艺术的表现对象是人和情感,只要艺术家去观察、去经历、去塑造、去探索、凭主观精神进行体验,便会产生一种经久不衰、无限扩张、包容一切的激情,而用这种激情去进行确确实实的再创造,就能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图象,这个图象与自然主义和印象派都无共同之处,而是“单纯的,真实的,因而也是美的”。二、 形象在自身,幻象即真实。埃德施米特主张推翻创作的形式结构,提倡极度的创作自由。认为创作时不必根据客观世界的实际状态来描写,艺术的美不是和外界的一致,而是和艺术家的内心状态的一致,和事物的超形象的“幻象”的一致,表现主义艺术家的整个用武之地就在幻想之中,只要凭自己的激情去创造现实、把握事物的意义,就能创造出好的艺术作品,因此说一切形象只存在于艺术家自身。在表现主义的艺术世界里不再有工厂、房舍、疾病、妓女、呻吟和饥饿等一连串的事实,有的只是它们的幻象,而这种幻象才是最“真实”的。三、反对复制,注重探寻创新。埃德施米特认为艺术的伟大任务在于探索、创造出一个新的艺术世界,而复制一个已经存在的现实世界是毫无意义的。
在埃德施米特的艺术观中我们确实能够看到偶然闪耀的关于艺术创作的真知灼见的火花,如“只有当艺术家的手透过事实抓取到事实背后的东西,事实才有意义”,“他在妓女身上看到人性,在工厂里看到神性”等,都反映出他追求的不是艺术与事实的形似,而是能深入到事物实质的真实。但是他的以激情表现幻象的理论又显得空洞、模糊,抛弃对现实的描写却能表现出现实的纯粹真实,具体途径如何?他没有也不可能讲清楚。这表明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图
用新的创作方法表现现代生活的理论的徨惑。同时,表现主义文学创作的内容抽象空洞,无力反映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也是无可避免的。
上一篇:文艺美学研究·场面
下一篇: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埃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