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理想国》
一译《共和国》。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著。共十卷。书中阐述了他的理念以及道德、政治、教育学说,并探讨了文艺的性质、文艺的本质和文艺的社会功用等问题。
柏拉图认为民主制是国家制度的低级形式,贵族共和国才是巩固奴隶主统治的理想制度。在“理想国”里,除奴隶外,自由公民分为三个等级:有“智慧”的人 (哲学家)统治一切; “勇敢”的人(武士)保卫国家;从事劳动生产的人(农民、手工业者)则以节制欲望为其“美德”。为着巩固和加强前二个等级的力量,主张对他们进行严格的教育训练。而音乐和文学是教育的起点。为此,柏拉图对当时流行的文学教育极为不满。
首先,检查文学的内容。他发现荷马和悲剧诗人把神和英雄描写得满身是毛病,互相争吵、欺骗、陷害,贪图享乐,既爱财,又怕死,遇到灾祸就哭。此等榜样,决不能教育青年人学会真诚、 勇敢、 镇静、有节制等美德。
其次,检查文学形式。他说文艺的摹仿方式不外三种:一是完全用直接叙述,如悲剧和喜剧;二是完全用间接叙述,如颂歌;三是两者的混合,如史诗和其它叙事诗。他认为第二种最好;而最坏的是戏剧扮演。保卫者应该“专心致志地保卫国家的自由”, “不应该摹仿旁的事”;摹仿坏人坏事,习惯成自然,性格便不免朝低劣转变。
关于音乐,柏拉图把它分成歌词、乐调和节奏三个部分,认为乐调和节奏都应该听命于歌词,而不应该使歌词迁就乐调和节奏。歌词就是文学。乐调当时有吕底亚调、伊俄尼亚调、多里斯调、佛律癸亚调。前两种柔缓文弱;后两种严肃雄壮。从训练保卫者来说,只取后两种。节奏指声音长短起伏。柏拉图要求它简单,须能表现勇敢、镇静、头脑清醒而有节制。
由音乐节奏柏拉图又推广到一般的艺术美丑。认为美与不美要看音乐节奏是否和谐匀称;它是否和谐匀称,就要看它所表现的心灵品质如何。所以,艺术是人格的表现。艺术既表现人格,又能影响人格,所以它在理想国里,应该受到认真的考虑。他认为艺术不仅要美,还要与真善统一,它不仅以产生快感为目的, 还要对国家有用。柏拉图主张文学和艺术是政治的一部分。 他要造成一种环境,使处身其中的人们不知不觉的受到陶冶,不但知道爱美,而且要“融美于心灵”,形成完美的性格。
但是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上,柏拉图的思想里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依他看,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客观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只有理念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而客观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摹本。用他自己举的实例来说,床有三种:第一是床之所以为床的那个理念;其次是木匠依床的理念所制造出来的个别的床;第三是画家摹仿个别的床所画的床。这三种床中,只有床的理念,即床之所以为床的理念或规律,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它才是真实的。木匠制造个别的床,虽根据床的理念,却只摹仿床的理念的某些方面,受到时间、空间、材料、用途等种种限制,床与床又不同,这种床既没有永恒性和普遍性,所以不是真实的, 只是一种“摹本”或“幻相”。至于画家所画的床,虽根据木匠的床,却只是从某一角度看床的外形,不是床的实体,所以更不真实, 只能算是“摹本的摹本”, “影子的影子”, “和真实隔着三层”, “对于真理没有多大价值”。
柏拉图的文艺观点,以理念论为基础,又要服从他建立城邦理想国的政治需要。凡是不利于维护神权和奴隶主统治的文艺,他一概反对。他攻击当时希腊民主派的文艺“亵渎神圣”, “培养发育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摧残理性的部分”,不利于城邦的统治。为了教育公民敬神和捍卫国家,他认为“除掉颂神和赞美好人的诗歌以外,不准一切诗歌闯入国境。”马克思指出:“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分工被说成是国家的构成原则, 就这一点说,他的理想国只是埃及种姓制度在雅典的理想化。”
柏拉图的文艺观点曾受到亚里士多德的批评,但其影响仍然很深远。普洛丁就从他的观点出发,建立了新柏拉图主义。并在中世纪,进一步发展成为基督教神学唯心主义。
上一篇: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法言》
下一篇: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