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芥舟学画编》
清沈宗骞著,书成于1781年,共四卷。卷一、卷二俱论山水,凡十六篇。卷三论传神,凡十篇。卷四为人物琐论、笔墨绢素琐论、设色琐论三篇。这部书系统地表述了沈宗骞的绘画美学见解。
沈宗骞对于神和形的问题作了具体深入的论述。对于肖象画,他认为“传神”最重要,他说: “以天下之人,形同者有之,貌类者有之,至于神,则有不能相同者矣。作者若但求形似,则方圆肥瘦,即数十人之中,且有相似者矣,乌得谓之传神……故形或小失,犹之可也,若神有少乖,则竟非其人矣。”他虽强调传神,却又不忽视写形,认为形与神是密不可分的。 “神出于形,形不开则神不现”, “形得而神自来矣。”对于传神,他还要求“当传写其神之正也。”所谓“神之正”是指“喜意流溢之时”的精神面貌。他认为“天下至不相同者,莫如人之面。不特老小苍嫩,各人人殊,即一人之面一时之间,且喜怒动静之异。”所以,高明的画家应该传写出不同人物的不同之神,还应传写出同一人物的不同之神。他批评说,有的人其形与神不相应, “或貌寝而格奇,或神清而骨浊。求其貌而失其格,纵相似而实非,写其骨而违其神,虽已近而终远。”有的虽然面目“粗浊”,然而“属文雅之流”,这就要求画家更要“细心体会”,不能“以平庸之笔,写非常之人。”否则“不但失其神,且失其形矣。”对于山水画,沈宗骞同样要求传神,他说: “凡物得天地之气以成者,莫不各有其神。欲以笔墨肖之,当不惟其形,惟其神也”,然同时也必然抒发着画家主观的胸次与情思。“夫秋水苍葭,望伊人而宛在;平林远岫,托逸兴而悠然。古之骚人畸士,往往借此以抒其性灵,而形诸歌咏,因更假图写以寓其恬淡冲和之致。”
他强调山水画要“避俗”而“就雅”。在他看来,作品的雅俗,是直接决定于人品的。 “盖笔墨本是写人之胸襟,胸襟既开阔,则立意自无凡近。试思古人传者,皆是何等人品学问。”故“笔格之高下,亦如人品”。譬如那些“汩没天真者”, “外慕纷华者,”“驰逐声利者”,“与世迎合者”,“志气堕下者”, “盖皆沉没于俗,而绝意于雅者也。”
在探讨艺术创作的规律时,沈宗骞提出了“气”、 “意”与“兴会”的作用。关于“气”,他认为天地有“灵气”,人也有“灵气”,绘画就靠人的灵气, “笔动机随,脱腕而出。”他说“要知在天地以灵气而生物,在人以灵气而成画,是以生物无穷尽,而画之出于人亦无穷尽。惟皆出于灵气,故得神其变化也。”他指的“意”是“意匠经营”,即所谓“态随意变,意以融成,”“意在笔先,趣以笔传。”关于“兴会”,他说“兴之所至,毫端毕达,其万千气象,都出于初时意料之外”, “恰值其时,兴与机会,则可遇而不可求之杰作成焉。”这里他所指的是一种创作的冲动和灵感。画家如能紧紧把握住这种创作的冲动和灵感,就会获得意外之妙的作品了。
上一篇: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老学庵笔记》
下一篇: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荒诞派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