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荒诞派戏剧》
英国作家、批评家马丁·埃斯林著。他共有文学论著《布莱希特:罪恶的选择》、《品特戏剧研究》、《戏剧剖析》和《荒诞派戏剧》等。其中影响最大、饮誉最多的首推堪称代表作的《荒诞派戏剧》。该书于1961、1962分别首版于美国和英国,以后又多次印刷、再版,不少美英大学都用为教科书。全书约四十余万字共有九个章节。
五十年代初,西方舞台上出现了一种新兴戏剧,它既没有连贯的情节,又没有明确的人物形象,甚至对话也显得颠三倒四,这种光怪离奇的新戏剧与二十世纪产生的其它文学流派不无相似之处,都打有“反传统”的旗号。开始被人名之为先锋派,因为二者在表现主旨及艺术手法上有相似之处。经过十年的实践及发展,马丁·埃斯林写出了《荒诞派戏剧》,首次从理论上对该派作了概括总结,并阐述了其思想和艺术特色,澄清了以往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问题。
埃斯林认为:荒诞派戏剧名称是一个“实用的解释,一种供追溯为数不少的戏剧作品共有特点的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戏剧界涌现出众多的剧作家,他们的观点与荒诞派戏剧有相似之处,都表现“生活的毫无意义;理想、纯洁和意志的不可避免的贬值”。但是,这些剧作家并不隶属于荒诞派,原因在于: “他们依靠高度清晰、逻辑严谨的说理来表达他们所意识到的人类处境的荒唐无稽,而荒诞派戏剧家则公然放弃理性手段和推理思维来表现他们所意识到的人类处境的毫无意义。”
在《荒诞派戏剧》引论“荒诞派之荒诞性”中,埃斯林从理论上对荒诞戏剧作了提纲挈领的概括解说。他认为荒诞派戏剧是一种新的发展中的舞台程式,它所要表现的是关于人类处境的荒诞性,这种观点把存在主义作家与荒诞派剧作家区别开来。存在主义作家认为人类生存的世界是荒谬的,但人完全可以通过“存在”来“寻求自我”,他们的作品故而都以传统形式——结构严谨、人物突出、语言明晰及故事生动——来表现新的内容。荒诞派戏剧根本不注重人的环境的荒诞与否,而认为人的存在与不存在均是荒谬的,同时,以具体的舞台形象来表现这种荒谬性,相比之下,如埃斯林所说, “荒诞派戏剧则前进了一步”。因为它“力求做到它的基本思想和表现形式的统一”。
对于语言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又把荒诞派戏剧与法国另一个重要的戏剧流派“诗意先锋派”区别开来。这两个流派共同点极多,都依靠幻想和梦境而不注重人物性格的连贯性,不注重情节。但前者远比后者表现得激烈和荒诞,后者则比前者更富于诗意、更注重语言的修辞作用,用语言塑造具体的舞台形象,而前者则“对语言采取过激的贬低态度。”
埃斯林指出,荒诞派戏剧的主题是: “在人类的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这恰恰把握住了西方世界时代的脉搏。世界大战在毁灭了人的信仰的同时,还使传统的事物和概念丧失了价值。人和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大。现代人暗淡的前途与空虚的心灵为荒诞戏剧的产生提供了前提。埃斯林由此而强调说:“荒诞”这个词不能简单地解释为“荒诞可笑”,他转引尤奈斯库的定义说: “荒诞是指缺乏意义……人与自己的宗教的、形而上学的、先验论的根源隔绝之后,人就不知所措,他的一切行动就变得没有意义,荒诞而无用。”
在论述塞缪尔·贝克特的戏剧一章中,埃斯林用副标题“寻求自我”总结了贝克特全部剧作的精髓。“寻求自我”不仅可以提示出贝克特剧作的主旨,它还是包括贝克特在内的所有荒诞派剧作家作品的内容。由于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现代人与其休戚相关的客观世界脱节,宇宙中的幻觉和光明都成了过眼烟云,人变成了陌生的人,消失了自己原有的本质,于是便失去了“自我”。贝克特的名剧《等待戈多》中的一个人物爱斯特拉冈甚至评论说人是极其愚蠢的东西。因为戈多不来,他和同伴的等待便毫无意义,而戈多本身就是虚无缥缈的被追求的象征。他究竟是谁,就是作者本人也不知道。埃斯林把贝克特戏剧主题归纳为: “人不可能拥有爱情,友谊不过是幻觉……均不能实现,因为有分离。”人一旦与客观世界相分离,人的形象便会发生变化,变得更加不可知。贝克特用了许多象征比喻来说明这一道理。在《不是我》一剧中,全黑的舞台中央悬露着一张嘴里传出一个老妇人喋喋不休的声音。在《那时间》中,一个白胡子老人的头颅正在倾听自己的声音,这声音来自左、中、右三个方向,埃斯林总结贝克特戏剧后得出结论: “自我是捉摸不定的……随时间而变化。因而永远也无法寻到。”
埃斯林强调指出: “荒诞派戏剧并非反映绝望或回到黑暗的非理性方面去,而是为了表达现代人不同他所生活的世界妥协而作出的努力”。今天,万能的上帝已经死去,人的宗教信仰已成为过去。荒诞派戏剧家所要做的正是要让人正视活生生的现实,从不断幻想和失望中摆脱出来。埃斯林总结说: “这正是荒诞派戏剧家各自用谦虚、奔放的方式所从事的事业。”他认为,荒诞派在戏剧方面抛弃传统戏剧的结构方式。不讲情节,贬低对话乃至语言在戏剧中的作用等,都是“戏剧界生机勃勃的迹象”,是“寻求自我”的方式。
上一篇: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芥舟学画编》
下一篇: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蕙风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