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的中篇小说》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著,1835年出版。这篇论文表明了他的批判现实主义观。
别林斯基认为文艺作品要真实而正确地再现生活。不能装饰生活,要把“生活复制、再现,象凸出的镜子一样,在一种观点之下把生活的复杂多彩的现象反映出来”。他据此把诗歌分为两个部门:理想的和现实的。理想的诗歌是诗人根据对现实的看法和态度来决定他固有的思想,来再造生活;而现实的诗则忠实于现实生活来再现生活。虽然别林斯基认为两者只要满足了本身的条件,即理想的诗与情感协调而现实的诗与表现的生活协调,分不出优劣,但他基本还是倾向于现实的诗。认为现实的诗符合这个时代的“基本要求”,描写的生活是真实的, “哪里有真实,哪里就有诗”。
别林斯基把典型化提到艺术创作的首要地位,认为典型化是创作的一条基本原则,没有典型化就没有创作。而且认为这典型性是文艺创作本身的显著标志之一,是“作者的纹章印记”。 “典型对于读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这充分揭示了艺术典型的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特点。
别林斯基对文艺创作规律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文艺创作是“无目的而又有目的,不自觉而又自觉,不依存而又依存的,这便是它的基本法则”。他解释说,艺术家创作的时候他想在作品中象征地表现某种概念,因而他是有目的的,并且在自觉地行动着。但在创作过程中,他所要表现的东西是不随他那被理智所支配的意志的。因而他的行动又是“无目的和不自觉的”。对于“依存和不依存”,他认为“诗人是他对象的奴隶,因为不管是对象的抉择或是它的发展,他都无权过问,因为如果没有那绝对不依存他的灵感,无论是命令、原则性或是本人的意志,都不能使他创作”。这样,在他看来,创作是自由的又是不仅仅依存于作者的,作者处于既主动又被动的地位,他对于创作来说,既是创作的奴隶,又是创作的主人。但在灵感问题上他基本还是推崇柏拉图的“迷狂”说,夸大无意识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他的局限。
上一篇: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警世通言叙》
下一篇: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论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