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1]
金蝉脱壳
【原文】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元曲选·朱砂担》
【译文】
保存阵地原形,造成强大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这是从蛊卦《彖辞》“巽而止,蛊”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评析】
金蝉脱壳也是“走为上计”的一种走的方式,是在危急存亡之时,脱身之计,是死里逃生的行险侥幸,做得好可以脱离虎口,弄得不好,只可自认晦气。因在施计时,形势已万分危急,本身已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拼不得,退不得,不能不行险设谋出重围,以便寻找机会东山再起。
此计语出自《元曲选·朱砂担》第一折。它的原意指金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虫的壳。比喻留下表面现象,实际上却脱身逃走。军事上指留下虚假的外形来稳住敌人,自己暗中脱身而去,离开险境。这是一种走而示之不走的策略。
金蝉脱壳原是一种生物现象,指蝉类昆虫在其生命进程中发生的一种蜕变,也就是人们在树林中能经常见到的,秋蝉从本体脱壳而去,却将蝉衣留在枝头。古人便用这种现象来喻指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事物。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白爵然泥而不滓者也。”又《淮南子·精神训》:“蝉蜕蛇解,游于太清。”佛家道家也常用以喻指得道者之死乃弃尸登仙,有如蝉之脱壳。如唐代和尚贯休《经旷禅师院》诗:“再来寻师已蝉退,株枯醴泉竭。”至于从何时开始将金蝉脱壳一语用来喻指某种军事计谋,目下尚难确证,但至少在元代以前就有了。如元代惠施《幽闺记·文武同盟》中写道:“曾记得兵书上有个金蝉脱壳之计。”后来在各类文章、作品中使用此语的就更多了。再如元代马致远《三度任风子》:“天也,我几时能勾金蝉脱壳,可不道家有老敬老,有小敬小。”关汉卿《谢天香》“便使尽些伎俩,干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20回:“这个叫做‘金蝉脱壳计’:他将虎皮盖在此,他却走了。”至于在军事实践中使用此计则更早。如三国时,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病死五丈原军中。为避免蜀军撤退时遭司马懿袭击,诸葛亮临终前向杨仪授以密计:在他死后,秘不发丧,对外严密封锁消息:命工匠仿造他的木像一座,仍然羽扇纶巾,坐于行军的车中;同时,在撤军前,以一部分部队对魏军发动一次佯攻。杨仪、姜维依计而行。在蜀军开始撤军后,魏军见蜀军军容整齐,且诸葛亮仍稳座车中指挥,疑为敌方诱兵之计,遂不敢追。杨仪、姜维因而得以率领蜀军全师而回。诸葛亮命已归天,却留个“壳”(木人)在那吓人,这就是金蝉脱壳计的一次妙用。
本计的含义主要有二种:
一、脱身。为了摆脱困境,先把“外壳”留给敌人,然后自己脱身而去。留给敌人的“外壳”是一个虚假的外形,对我方的实力影响不大,却能给敌人造成错觉。
二、分身。在遇到两股敌人时,为避免腹背受敌,可以对原来的敌人虚张声势,使其不敢轻易来犯,而暗中抽掉主力去攻击后来之敌,待后来之敌被消灭后,再返回来进攻原来的敌人。
运用此计一定要选好时机。一方面“脱壳”不能过早,只要存在胜利的可能,就应继续下去,直至万不得已方可“脱壳”而去;另一方面“脱壳”也不能过迟,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多停留一分钟,就会增加一分的危险,减少一分生还的希望。
金蝉脱壳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撤退和转移,这种撤退和转移又是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进行的,稍有不慎,就会带来灭顶之灾,应该冷静地观察和分析形势,然后坚决果断地采取行动。
谋成于密,而败于泄。金蝉脱壳的整个过程要在敌人不知不觉中进行,绝不能露半点破绽。
人生智谋例说
王守仁遗诗避祸
明武宗正德年间,宦官刘谨专权,内害忠良,外欺庶民,朝中大臣多敢怒不敢言。御史戴铣看不惯刘谨为非作歹的行径,上书弹劾刘谨,但遭刘谨的反诬陷,削官为民,发配边疆,兵部主事王守仁忿忿不平,上书为戴铣求情。谁知奏折被刘瑾截获,王守仁被杖刑50大板,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龙场驿离京师有万里之遥,是荒凉不堪、人少山多的地方。王守仁行至钱塘时,忽然他的仆人向他告密,说刘瑾仍不甘心,又派刺客在半路劫杀他。王守仁却不以为然地说:“不必过虑,我想刘瑾不会这样做。”他嘴里虽然这么说,心里早有了另一番打算。
翌日,仆人起床后发现王守仁失踪,在枕边有一首绝命诗:“百年臣子悲何极,夜夜江涛泣子胥。”仆人猜到主人一定投江了。待赶到江边,只见江水上浮着冠履,捞起一看果然是王守仁的东西。因此,远近的人都知道王守仁投江自尽了。追杀王守仁的刺客听到这个消息后也信以为真,便拿着王守仁的冠履回京复命去了。
原来,这是王守仁的“金蝉脱壳”之计。他巧设疑阵,掩人耳目,使人们相信他已投入江而死。正当他的好友在江边祭奠他的时候,他却换上道袍,藏身于五夷山中。
乔治五世息公愤
英国现在的王朝叫温莎王朝。在此前,它的原名是萨克斯·科堡王朝,直到1917年才改为现名。改换朝代的名称与乔治五世有关。
1910年,乔治五世继承爱德华七世成为英国国王,当然也继承了他父亲王朝的名称——萨克斯·科堡王朝。这是根据德国一家贵族的姓氏命名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人民饱尝了战争的痛苦,对这场战争的发动者德国统治阶级深恶痛绝。在这种民族对立情绪中,英国王朝仍沿用具有浓厚德国色彩的名字,不能不引起英国人民的愤怒和不满。再加上乔治五世还有许多亲戚在德国,当时的德国皇帝就是他的表兄弟,因此,英国人中纷纷传说乔治五世是亲德分子。
消息传到乔治五世的耳朵里,他感到很震惊。为了避嫌,鼓励英国人民同德国作战,乔治五世毅然决定放弃原王朝的名称,另外取一个带有鲜明英国色彩的名字。经过大家集思广益,最后确定“温莎”作为皇家姓氏。温莎是一座自然风光十分优美的城镇,那里有欧洲最大的城堡,历史上有许多英王在此居住过。温莎与英国王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用它作为王朝名称再合适不过。
乔治五世的“金蝉脱壳”之计果然很奏效。他把德国姓氏这个“壳”脱掉之后,英国人消除了对他的疑虑和愤恨。乔治五世终于赢得人们的爱戴和尊重。
军事谋略例说
宋军金蝉脱壳巧撤退
一次,南宋将领毕再遇率兵与金兵作战,两军对垒。金兵增援部队越来越多,而宋兵则较少,毕再遇知道宋军寡不敌众,便决定撤退。
在与金兵对峙时,毕再遇传令宋军,每天擂鼓不止,“这主要是一方面为了威慑敌军,使敌军知道我军营中战鼓不断,调兵不止;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鼓舞我军的士气。”
几天之后,毕再遇在中军帐内召集众将领商议撤退之事。毕将军说:“目前敌众我寡,不便再战,为了保存我军实力,只有撤出战场,但又只能悄悄地撤。可是如果撤退时,我们军营中没有了军鼓声,势必会被敌人发觉,掩杀过来;如果鼓声不断,就能欺骗敌军,而我军就可悄悄地安全转移。”
有一位将领起身问道:“那我们如何撤退呢?”
毕将军说:“计策我已想好了,请各位回营后,按照我的办法尽快准备,天黑之后,我军则开始撤退。”
各位将领回营后,立即布置起来。他们让士兵把全部旌旗都插到帐篷顶上,再让士兵弄来了好多只羊和许多鼓。
傍晚时分,宋军兵士把羊倒吊在树上,让羊的两只前蹄抵在鼓面上,羊被吊得难受,就使劲地挣扎,两条前腿不停地乱动。这样,羊的蹄子就把战鼓敲响了。天黑之后,宋军将士吃饱喝足,毕将军传令全部人马轻装简从,不准出声,一队接一队,在悬羊的击鼓声中悄悄地撤出军营。
金兵听到宋营中鼓声不断,旌旗飘扬,以为宋军仍在营中,根本没有怀疑,仍然调兵遣将,准备伺机进攻宋军大营。
几天过去了,金兵发现,宋营内只有鼓声,却不见人动,金将开始怀疑,赶紧派人侦察,这才发现击鼓的不是宋军兵士,而是一些羊。而宋军人马早已“金蝉脱壳”,离开军营,远走高飞了。
这时,金将大怒,连连捶胸顿足:“中了毕再遇的‘金蝉脱壳’之计。”
兴登堡计胜俄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始,俄军就以50万大军进攻东普鲁士(今波兰西北部)的东部地区,并与南方的部队遥相呼应,进攻德军,企图一举歼灭德军。
德国第八军团司令部的司令官是布里多维兹上将。他把第一军配置在东方国境,而把第20军配置在南方国境,其他的主力放在中央,以便机动支援。俄军第一军团(伦坎布指挥)先行攻击东方国境,而德军企图将来犯之敌——俄军23万人各个击破。于是,在8月20日拂晓,从贡宾南出动7个师,对俄军的8个师作战,不久德军便陷于苦战。
就在这个时候,德军又接获战线吃紧的消息:“自南方华沙北进之俄军第二军团(萨姆逊诺夫指挥),约有四五个师突破国境,北进中。”
德军布里多维兹将军担心两面受敌,进而被敌包围。他不顾幕僚及各部队长的反对,决心“退却”,并向大本营报告。
大本营的参谋总长莫鲁托克接获报告后,大吃一惊,决定更换司令官。于是,又把已退休在汉诺威(距汉堡南方140公里处)的乡间隐居的兴登堡将军(德国有名将领,后来曾任总统)征召回军,统率第八军团,并由鲁登道夫(德国有名的幕僚长)担任参谋长。
接到任命后,兴登堡便乘特别快车,赶赴前线。这位新上任的首长,立即改变作战计划,用一部分兵力抵御东方的俄军,而决心以主力击溃南方来袭的俄军。
这一部署稳定了德军一周以来危如累卵的险局。到了8月24日,德军全歼俄国南部的萨姆逊诺夫的部队。当夜,萨姆逊诺夫饮弹自杀。俄军损失达27万人之多。
在阵前换将期间,位于东方国境的德军,只有1万人与俄军23万人对峙。德军以骑兵为主,后方只是空壳。俄军之所以停滞不前,战意阑珊,一来是因为在贡宾南会战时,痛遭德军的攻击;二来是因为德军以骑兵欺骗俄军。原来兴登堡在战线正面广泛布置骑兵,妨碍俄军的侦察,使俄军认为德军后方仍有很多部队。
其实,德军早在夜间就已把部队撤走,白天则布署少数部队来来去去,好像是在不断增援的样子,连俄军的侦察机都被欺瞒过去了。兴登堡就这样使用“金蝉脱壳”之计,以少胜多,取得了奇效。
朱可夫摆脱困境
1943年秋,苏联军队在德涅伯河地方举行与德国纳粹军的大会战。
会战开始,苏联沃罗涅什方面军渡过德涅伯河,夺取了基辅东南约140公里的布克林登陆场。此时,纳粹军进行了猛烈的反击,经过大规模的反复交战,使当时的苏军暂时处于被动地位,如果再坚持下去,有失败的危险。
这时,苏军最高统帅部代表朱可夫元帅和方面军司令瓦杜丁大将决定把主要攻击方面转移到敌人防御力量较弱的基辅北侧。为了将主力转移出来,又不被敌人发现,朱可夫命令近卫坦克第三集团军等主力部队,隐密行动,悄悄沿着德涅伯河东岸的路线,然后再沿战线往北行动,并在基辅以北约40公里处重新渡河,在柳捷日登陆场开始向德军发起攻击。
为了使这一支机械化的大部队从敌人的鼻子底下顺利转移过去,朱可夫等高级指挥将领编造了一个暂停进攻、就地转入防御的假命令,并在战地找回一具尸体,换上大尉军服,把这项假命令放在这位“大尉”的公文包里,一起遗留在前沿阵地。
纳粹德军得到这具尸体,看到假命令后,其前沿部队就发起反击苏军的攻势,苏军佯败,撤退到第二防线战壕。与此同时,苏军又使用广泛的宣传手段,声称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全线处于暂时被动情况下,部队转入固守,以便准备从布克林重新发起新的攻势。同时,还多方制造大部队集结待命、指挥所几部电台马不停蹄地日夜工作着、反空袭准备工作加紧进行等假象,致使纳粹德军一直误以为苏军主力仍坚守在布克林方面。
纳粹德军获悉这些假情报后,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布克林战场,并对苏军撤空了的假阵地,狂轰滥炸了一个多星期,并调动预备队讯速来到此处。可德军无论如何也未料到,苏军在朱可夫元帅的指挥下,早已施用“金蝉脱壳”之计安全转移了,并在此后给德涅伯德寇以毁灭性的歼击。
斯巴达克化险术
斯巴达克是2000多年前古罗马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的领袖。他善于谋略,智慧过人,领导英勇的起义队伍给奴隶主政权以沉重的打击。
斯巴达克在背临大海、两侧是悬崖的维苏威山集结起义军。罗马帝国指派克劳狄乌斯率官兵前去镇压。克劳狄乌斯扼守住维苏威山的唯一通道,并设下层层障碍,企图将起义军困死在山上。看着维苏威山上遍地生长的野葡萄藤,斯巴达克心生一计。他叫大家用野葡萄藤编成长长的软梯,然后顺着软梯跃过悬崖悄悄迂回到敌人的背后。起义军的突袭使罗马官兵不知所措,狼狈而逃。
克劳狄乌斯遭惨败后,瓦涅又率两个军团前来镇压起义军。连续的恶战使起义军粮草断绝,不少士兵染上疾病,面临覆灭的险境。为了冲出重围,斯巴达克让士兵们把死尸绑在营前伪装成哨兵,又留下几个号兵定时吹号。整个军营看上去与平常一样。而此时,斯巴达克率领大军偷偷地从敌人认为无法通过的山路突出重围。
恼羞成怒的罗马统治者又任命克拉苏为统帅带兵前来镇压起义军。克拉苏在起义军必经的半岛狭窄处挖了一条长长的壕沟,沟边修筑高大的防护墙,设重兵把守,妄图把起义军困死在半岛上。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斯巴达克命令起义军靠近壕沟,燃起篝火,并在篝火旁吹笛子,敲皮鼓,跳舞蹈。按当时的习俗,奴隶们在临死前要进行一次娱乐。起义军这一举动使敌人放松了戒备和警惕。在敌人困乏时,斯巴达克指挥起义军用随身带的木料、冻土等很快填平了壕沟,奇迹般地冲出封锁线。
斯巴达克几次运用“金蝉脱壳”之计化险为夷,可见,该计是一种摆脱敌人、转移或者撤退可脱身之术。
商战谋略例说
“波音”飞出死亡区
现在世界上每一条热门客运航线上,几乎都有波音客机在大展雄风,其制造者——波音公司的股票价格一直持续上涨,盈利不是逐年而是逐季明显增加。旧的订单尚未交货,新的订单又不断涌到。在过去的数年里,始终没有一个对手能够取代波音公司在商用喷射客机市场上一枝独秀的地位。不少的企业家都羡慕波音公司的成功,其创始人威廉·波音却不会忘记,他的“波音”是如何陷入、又如何冲出“死亡飞行”的。
波音公司建于20世纪初,以制造金属家具发迹,以后转向专门生产军用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波音公司设计并制造了C型水上飞机,由于该机种兼具巡逻艇和教练机的双重功能,颇得美国海军青睐,一下子就订了50架。刚从事军工生产的波音公司,顿时在飞机制造业中扮演了一个有份量的角色。
好景不长,战争结束了,美国海军取消了尚未交货的全部订单,整个美国飞机制造业顿时陷于瘫痪状态。波音也不列外,陷入了“死亡飞行”中。1920年,波音公司亏损20万美元,部分员工不得不重操旧业,依赖制造金属家具艰难维持。
威廉·波音并没有因此垂头丧气,而是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分析,以谋求对策。造成“死亡飞行”的原因虽然和客观情势的转变有关,但也是由于自己过分依赖军方的结果。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他果断地调整经营方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方面继续保持和军方的联系,随时了解军用飞机发展的趋势、军方的要求,以便加以满足。如此一来,一旦有机会,其他飞机制造商也难以乘虚而入;另一方面考虑到军方暂时不会有大量的订货,可以抽出主要人力、财力来开发民间商用客机。为了顺利实施这个策略,还必须吸收、培养人才。他深深知道,商用飞机市场是一个竞争无比激烈的战场,惟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计,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产品,才能生存并取胜。
从此以后,波音公司注意吸收培养人才,并授予他们充分的权力,把主要的力量投入民用飞机的研制,从单一生产军用飞机的旧壳里脱颖而出。战后经济的复苏刺激了民用客机的需求,波音公司推出的40型商用运输机,以及波音707、727客机正好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从而冲出“死亡飞行”。以后波音公司又陆续推出波音737、747、757、767、777,同时替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设计、制造各式教练机、驱逐机、侦察机、鱼雷机、巡逻轰炸机和远程重型轰炸机等,波音公司日益发展壮大起来。
波音公司如果不“金蝉脱壳”,摆脱单一的军用飞机的经营,就无法冲出“死亡飞行”,只有朝向死亡一途。不难看出,“金蝉脱壳”是适应情势变化的有效策略之一。
威廉·波音有感而发地说:“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始终不渝地从事研究和试验,并且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改善飞行与设备的机会。”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不断地储备力量,随时准备冲破不适应形势的旧框框的束缚——这便是“金蝉脱壳”的精神所在。
和田冲出包围圈
八佰伴果蔬店是和田一夫经营的地方性超级市场。他的店铺以伊豆半岛为中心,包括静冈县和宰奈川县西部。和田在这些领域一向都很小心、很仔细地规划经营,因此生意蒸蒸日上。但是,当时日本的商品销售业非常不稳定,国际性的连锁店随时都有可能会入侵他的势力范围。除非本身实力雄厚,否则实在难以承负沉重的竞争压力。
在强敌窥伺的情况下,和田摸索着生存之道。例如与连锁店联营以增加资金,防止更大的组织渗入,但是,联营并非合并,如果被对方吃掉,八佰伴的字号将会永远消失。
面对这种棘手的局势,和田十分苦恼。他想:能不能在被大组织吞并前,先到国外去发展,巩固自己的基础,这样,就能产生雄厚的力量,八佰伴也就可以长存了。
于是,和田立即着手拓展计划,到国外开设地方性超级市场。他先在巴西设立分店,再到新加坡等地开拓市场。经过一系列的行动,八佰伴的国外分公司扩展至12家,员工多达6000多人,年营业额高达25亿美元。单靠国外这些雄厚的资本,八佰伴果蔬店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就可以稳固地生存下去。
就这样,和田在竞争对手的重重包围之下,采取“金蝉脱壳”之计,通过在国外开设地方性超级市场的方法,加强自身的竞争力量,成功化解了国内市场的压力和危机。
贾尼尼力挽狂澜
美国意大利银行的创建者阿马迪欧·彼得·贾尼尼在商业运作中遭受重大挫折时也曾成功地运用过“金蝉脱壳”之计。
1928年夏天,贾尼尼回到家乡意大利米兰休养。有一天他惊愕地发现,米兰各大报纸都在头版上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美国的意大利银行股票出现大幅度暴跌,跌幅高达50%。贾尼尼大吃一惊,心急火燎地赶回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发现儿子玛里奥憔悴不堪,显然这一事件对他打击不小,但贾尼尼已经顾不得许多,沉着脸、火气很大地质问道:“股价如此暴跌,一定有人在背后捣鬼,到底是谁?”
在一旁的律师吉姆·巴西加尔赶忙代替他儿子回答道:“股价暴跌是由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引起的,他们认为意大利银行涉嫌垄断,逼我们卖掉银行51%的股份。”原来,意大利银行收购旧金山自由银行之后,有人怀疑贾尼尼野心勃勃,想要控制全美国的银行业,因此招来了联邦储备银行的干预。
面对这种情况,玛里奥主张卖出意大利银行的一部分资产,然后再买回公开上市的股票,从而使意大利银行由上市的公众持股公司变成不上市的内部持股公司,脱离华尔街的股票市场。
这一策略不无可取之处,但难免太消极。于是贾尼尼决定,仍然保持意大利银行这个躯壳,但为了摆脱目前的困境,成立另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并将意大利银行的一部分重要资产注入这家新公司。他说:“再过两年我就进入花甲之年了,而且身体也渐渐支持不住了,我要辞去意大利银行总裁的职务。”
此话一出,令在座的人都大为吃惊,玛里奥迫不及待地说:“爸爸,我们焦急地盼望您回国,不是想听您说这句话,您呕心沥血一手建造起来的意大利银行,如今正处在生死攸关的紧急关头,我们需要您带领我们一起渡过这个难关!”贾尼尼答道:“我辞去意大利银行的职务后,将以私人的身份和立场,去劝说总统和财政部长,促使他们制订一条新的法令,使商业银行的全国分行网络合法化。”与此同时,贾尼尼又说:“我们不仅不能让意大利银行倒下,而且还要设立一家比意大利银行还大几倍的全国性的巨型持股公司,发展出一个以原始银行业务为支柱的世界最大的商业银行。”
看来,贾尼尼实际上一点也不老,他还雄心勃勃地准备大干一场呢!在场的人都暗暗佩服贾尼尼,对他的“金蝉脱壳”计策一致表示赞同。
于是,他们就到德拉瓦州注册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泛美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最大股东就是意大利银行,但由于它的股票分散在大量的小股东手里,因而外人很难再怀疑它有垄断的嫌疑。
经过这次危机之后,意大利银行不仅没有垮下,而且越来越发展壮大。后来,它甚至还吞并了美洲银行,并将各分行都全部改名为美国商业银行。贾尼尼担任美国商业银行这个全美第一大商业银行的总裁,成为改写美国金融历史的巨人之一。
上一篇:《三十六计·第九计·隔岸观火》原文与评析
下一篇:《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原文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