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胄
【概说】
胄(zhòu)又称兜鍪(móu)、头盔等,是我国古代将士用来防护头部的装具,常与护体的铠甲结合使用,所以“甲胄”经常成为防护装具的统称。
胄这个称呼先秦时期就有了,战国时称为“兜鍪”,北宋时称“头鍪”,宋以后又称“盔”。
新石器时代,胄多用藤条或兽皮制成。进入青铜器时代,人们开始使用青铜铸造胄,商时就大量使用了。胄面上经常铸有虎纹、牛纹等图案。秦汉时,随着铁器的出现,用铁制造的胄开始出现了,在胄的后部,常垂有护颈的部分,称为“顿项”。南北朝时期,胄的两侧增加了护耳,这种形制和结构保持到隋末。唐代以后,“顿项”常用轻软牢固的环锁铠制成,以方便颈部活动。宋代以后,胄改称为“盔”,这种装备一直延续下来,直到清末,铁盔仍是军队中装备的护头装具。
清代末年,西方的钢盔传入中国,成为通用的防护器具,形制已与我国传统的护具大不相同了。古老的盔甲成为了历史遗迹。
古代讲求礼节,头上戴着胄,见到尊贵的人或年长的人,就要摘掉胄,以示礼貌。
【故事锦囊】
秦穆公时期,随着国力的日益强大,使其有了图霸中原的念头,但秦国东边的出口被晋国挡住了。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郑国国君刚刚驾崩,不听蹇叔等大臣的再三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此时的晋襄公为维护霸业,在崤山(xiáo)一带埋伏好了军队,想乘秦军回国的途中进行袭击。
秦国悄悄地向东进发了。在经过周王室所在都城洛邑(今洛阳)的北门时,秦军将士都脱去了头盔,并跳下了战车,但立即又上了车驾车而去。当时周朝贵族王孙满还是个幼童,他与周王一起在北门看到了秦军的行为,他对周王说:“秦军表现轻慢无礼,一定会失败的。”
按照周代的礼仪,各诸侯国无论国君还是平民,见了周天子都要脱帽以示敬意。出于对周王室的敬意,秦军将士脱掉了头盔,并跳下了战车,即使这样,为何王孙满还要说他们“轻慢无礼”呢?
尽管当时的周王有名无实,很多诸侯国都不把他放在眼里,但名义上还是天子,所以诸侯国的军队路过周天子所居之地时,还是要把铠甲脱下并卷起来,把武器收藏起来的。而秦军仅仅免胄下车,之后又超乘而去,这不合乎“礼”。年幼的王孙满由此看出秦军的轻脱浮躁,所以认定秦军骄兵必败。
【知识库】
陶母截发易肴
东晋名将陶侃的母亲湛氏是一位有名的良母。陶侃父亲早亡,湛氏拉扯着陶侃,过着十分清苦的日子。有一天,陶侃的好友范逵特来陶侃家借宿,可是家中一无所有。陶侃一时急得手足无措,范逵也是尴尬至极,母亲湛氏要陶侃和客人聊天叙旧,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长发剪下来卖了,换回了柴米油盐,做饭招待客人。范逵等人看见了,为母子的热情深深打动。
上一篇:国学《古代的烹调》赏析
下一篇:国学《古代的车马》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