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传”和传记无关
不知从何时开始,只要是名人的传记都称为“大传”,如,《秦始皇大传》《武则天大传》《蒋介石大传》……好像但凡是名人就必须配上“大传”。有了这样的思维,“大传”满天飞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但是,实际上这种用法是不正确的。
在传统文化中,差不多每个名词都有它自己固定的意思,譬如内传、外传、内篇、外篇、大传等。仅仅根据字面意思去理解,往往会南辕北辙。
通常来讲,解释经义的文字叫“内传”,如《韩诗内传》。有时人物传记也称为内传。“外传”相当于现在的外编。《国语》一直就被当作“外传”的,因为它弥补了《左传》的不足,一直作为《春秋》的外传。而《左传》一直被称为《春秋》的“内传”。有时,为一些史书中所不记载的人物立传,或者在正史之外另为一个人物作传,记录正史之外的野闻趣事,也可称为“外传”,如《汉武帝外传》、《赵飞燕外传》等。
所谓“内篇”、“外篇”,也有很大不同:通常来讲,内篇是表达全书宗旨的,外篇是对全书主旨内容有所发挥的。与上面的诸词相比,“大传”的意思则单一一些。“大传”是《礼记》第十六篇的篇名,孔颖达对“大传”的解释是:“名曰‘大传者’,以其记祖宗人亲之大义。”另外,到汉朝初年,《尚书大传》也被简称为“大传”。
由此可见,“大传”和“伟大的传记”根本不能画等号,动不动就来个某某“大传”,只能说明没有理解“大传”的真正意思,仅仅是望文生义罢了。
上一篇:“墨子救宋”讲的是什么故事
下一篇:“大方之家”不是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