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传
【题解】
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今甘肃镇原东南)人,东汉末名将。灵帝时为北地太守。黄巾起义爆发时,任左中郎将,与朱儁率军镇压起义军,后官至太尉,封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侯。后因得罪赵忠、张让而被罢免,改封都乡侯。中平五年,被起用为左将军,击破王国叛军。董卓秉政,入朝为城门校尉,被董卓陷害下狱,经其子求情得以保全,迁议郎、御史中丞。董卓被诛,以皇甫嵩为征西将军,诛灭其宗族。
【原文】
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度辽将军规之兄子也。父节,雁门太守。嵩少有文武志介(节),好《诗》、《书》,习弓马。初举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连辟,并不到。灵帝公车征为议郎,迁北地太守。
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1],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2]。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杨(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书京城寺门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
中平元年,大方马元义等先收荆、杨(扬)数万人,期会[3]发于邺。元义素往来京师,以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为内应,约以三月五日内外俱起。未及作乱,而张角弟子济南唐周上书告之,于是车裂元义于洛阳。灵帝以周章下三公、司隶,使盾令周斌将三府掾属,案验宫省直卫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诛杀千余人,推考冀州,逐捕角等。
【注释】
[1]黄老道:黄帝、老子的教义。
[2]诳惑:迷惑,欺骗。
[3]期会:约定日期,聚集行动。
【译文】
皇甫嵩字义真,他是安定朝那(今甘肃镇原)人,是度辽将军皇甫规哥哥的儿子。父亲皇甫节是雁门太守。皇甫嵩在少年的时候就有文功武略之志,好《诗》、《书》,学习弓箭驰马。在最初被推举为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相继征召,他都没有去。灵帝时公车征为议郎,升北地太守。
当初,巨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信奉黄帝、老子之道,收养弟子,跪拜陈述自己的过失,用符水念咒治病,病人有治好的,老百姓相信他。张角因此派弟子八人分去四方,用做好事教化天下人,辗转欺骗迷惑。十多年间,信徒数十万,联络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人,没有不响应的。于是设置三十六方。方,就是指将军的称号。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各方设立大帅。造谣言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用白土写在京城寺门及州郡官府,都作“甲子”字。
中平元年(184),大方马元义等先集合荆、扬数万人,定期在邺地出发。马元义多次往来京师,利用中常侍封谞、徐奉为内应,约定三月五日内外都起事。还没有到作乱的时候,张角弟子济南唐周便上书将此事告发,于是马元义被车裂于洛阳。灵帝用周章下达三公、司隶,使盾令周斌带了三府掾属,查问宫廷值卫及百姓有信张角道的,杀了一千多人,追查冀州,逐捕张角等人。
【原文】
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皆着黄巾为标帜,时人谓之“黄巾”,亦名“蛾贼”。杀人以祠天。角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诏敕州郡修理攻守,简练器械,自函谷、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4]诸关,并置都尉。召群臣会议。嵩以为宜解党禁,益出中藏钱、西园厩马,以班军士。帝从之。于是发天下精兵,博选将帅,以嵩为左中郎将,持节,与右中郎将朱儁,共发五校、三河[5]骑士及募精勇,合四万余人,嵩、儁各统一军,共讨颍川黄巾。儁前与贼波才战,战败,嵩因进保长社[6]。波才引大众围城,嵩兵少,军中皆恐,乃召军吏谓曰:“兵有奇变,不在众寡。今贼依草结营,易为风火。若因夜纵烧,必大惊乱。吾出兵击之,四面俱合,田单之功可成也。”
其夕遂大风,嵩乃约敕军士皆束苣乘城[7],使锐士间出围外,纵火大呼,城上举燎应之,嵩因鼓而奔其阵,贼惊乱奔走。会帝遣骑都尉曹操将兵适至,嵩、操与朱儁合兵更战,大破之,斩首数万级。封嵩都乡侯。嵩、儁乘胜进讨汝南、陈国黄巾,追波才于阳翟,击彭脱于西华,并破之。余贼降散,三郡悉平。又进击东郡黄巾卜己于仓亭[8],生擒卜己,斩首七千余级。
【注释】
[4]函谷、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均在今陕西西安至河南洛阳一线。
[5]五校:指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五校尉,均汉武帝首置。三河:未详。
[6]长社:在今河南长葛东。
[7]束苣:捆苇秆为火把。乘城:登城。乘:犹升也。
[8]仓亭:今属河南长垣。
【译文】
张角等人知道事情已经暴露,连夜通知各方,同时起事。都头戴黄巾为标志,当时人叫“黄巾军”,也叫“蛾贼”。杀人祭天,张角称“天公将军”,张角的弟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宝的弟弟张梁称“人公将军”。所到之处,焚烧官府,抢劫村邑,州郡慌乱,长吏多逃亡。十天之内,天下响应,京师震动不已。
朝廷下诏令要州郡修理攻守器具,挑选练习军械,自函谷、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各关,都设置都尉。召集群臣开会。皇甫嵩认为应该解除党禁,拿出中藏钱、西园厩马,以赐军士。灵帝听取了他的意见。于是起用天下精兵。广选将帅,任命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持符节,与右中郎将朱儁,共发五校、三河骑士及募精勇,共四万多人,皇甫嵩、朱儁各统一军,合力讨伐颍川黄巾。朱儁先前与贼波才战,被打败,皇甫嵩便进军保卫长社。波才率领大兵围城,皇甫嵩兵少,军队害怕起来,于是他便召集军吏说:“兵有奇变,不在兵多兵少。现在贼依草结营,容易因风起火。如果乘黑夜放火焚烧,一定会惊恐散乱,我出兵攻击,四面合围,田单守即墨用火牛攻燕而获胜的功可以实现。”
这天晚上,正好大风,皇甫嵩于是令军士都系绳登城,派精锐勇敢之士走小路出城外,点火大喊,城上举火把相呼应,皇甫嵩击鼓奔敌人阵地,贼惊慌失措地逃了。这时灵帝派骑都尉曹操带兵赶到,皇甫嵩、曹操与朱儁合兵再战,大败贼军,斩首几万人,封皇甫嵩为都乡侯。皇甫嵩、朱儁乘胜进讨汝南、陈国黄巾,追逐波才于阳翟,攻击彭脱于西华,都击败了他们。余贼或投降或逃散,三郡平定。又进击东郡黄巾卜己于仓亭,活捉了卜己,斩首七千多人。
【原文】
时北中郎将卢植及东中郎将董卓讨张角,并无功而还,乃诏嵩进兵讨之。嵩与角弟梁战于广宗[9]。梁众精勇,嵩不能克。明日,乃闭营休士,以观其变。知贼意稍懈,乃潜夜勒兵,鸡鸣驰赴其阵,战至晡时[10],大破之,斩梁,获首三万级,赴河死者五万许人,焚烧车重三万余两,悉虏其妇子,系获甚众。角先已病死,乃剖棺戮尸,传首京师。
嵩复与钜鹿太守冯翊郭典攻角弟宝于下曲阳,又斩之。首获十余万人,筑京观[11]于城南。即拜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合八千户。以黄巾既平,故改年为中平。嵩奏请冀州一年田租,以赡饥民,帝从之。百姓歌曰:“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嵩温恤士卒,甚得众情,每军行顿止,须营幔修立,然后就舍帐。军士皆食,己乃尝饭。吏有因事受赂者,嵩更以钱物赐之,吏怀惭,或至自杀。
【注释】
[9]广宗:今河北广宗。
[10]晡时:下午3时至5时。
[11]京观:古代为炫耀武功,聚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
【译文】
当时北中郎将卢植及东中郎将董卓讨伐张角,都无功而返,于是诏令让皇甫嵩带兵讨伐。皇甫嵩与张角的弟弟张梁战于广宗,张梁的部队精锐勇敢,皇甫嵩不能胜。第二天,皇甫嵩关闭营垒,让战士休息,观察敌军的变化。知道贼军士思想松懈了,于是便在晚上悄悄地集合了部队,等到鸡叫,发起冲锋,战斗到天黑时,大破敌军,斩了张梁,获首三万级,掉入黄河淹死的五万人左右,焚烧车辆辎重三万多辆,俘虏了敌军全部的妻室儿女,逮捕很多。张角这时已病死了,打开他的棺材,杀戮他的尸体,传首到京师。
皇甫嵩又与巨鹿太守冯翊、郭典进攻张角的弟弟张宝于下曲阳,又斩杀了他。获十几万人首级,积尸封土筑京观于城南。任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兼冀州牧,封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合八千户。因为黄巾已被平定,因此改年为中平。皇甫嵩上奏请减免冀州一年田租,用来救济饥民。灵帝准许了。老百姓作了一首歌:“天下大乱啊城市变成了废墟,母亲不能保儿子啊妻子失了丈夫,搭帮皇甫啊再安居。”皇甫嵩爱护士卒,很得人心。每次行军休息,要等军营棚帐建立起来了,然后才进自己的棚帐。军士都吃了,自己才吃饭。手下官吏有因事接受贿赂的,皇甫嵩更把钱物给他,小吏惭愧,有的甚至自杀了。
【原文】
嵩既破黄巾,威震天下,而朝政日乱,海内虚困。故信都令汉阳阎忠干说[12]嵩曰:“……昔韩信不忍一餐之遇,而弃三分之业,利剑已揣其喉,方发悔毒之叹者,机失而谋乖地。今主上势弱于刘、项,将军权重于淮阴,指捴[13]足以振风云,叱咤可以兴雷电。……移宝器于将兴,推亡汉于已坠,实神机之至会,风发之良时也。夫既朽不雕,衰世难佐。若欲辅难佐之朝,雕朽败之木,是犹逆坂走丸,迎风纵棹[14],岂云易哉?且今竖宦群居,同恶如市,上命不行,权归近习,昏主之下,难以久居,不赏之功,谗人侧目,如不早图,后悔无及。”
嵩惧曰:“非常之谋,不施于有常之势。创图大功,岂庸才所致。黄巾细孽,敌非刘、项,新结易散,难以济业。且人未忘主,天不祐逆。若虚造不冀之功,以速朝夕之祸,孰与委忠本朝,守其臣节。虽云多谗,不过放废,犹有令名,死且不朽。反常之论,所不敢闻。”忠知计不用,因亡去。
会边章、韩遂作乱陇右,明年春,诏嵩回镇长安,以卫园陵。章等遂复入寇三辅,使嵩因讨之。初,嵩讨张角,路由邺[15],见中常侍赵忠舍宅逾制,乃奏没入之。又中常侍张让私求钱五千万,嵩不与,二人由此为憾,奏嵩连战无功,所费者多。其秋征还,收左车骑将军印绶,削户六千,更封都乡侯[16],二千户。
【注释】
[12]干说:冒昧进说。
[13]指捴(zǒng):挥舞手指。捴:同“总”。
[14]纵棹:划桨。
[15]邺:今属河北临漳与河南安阳。
[16]都乡侯:在列侯之下,关内侯之上。
【译文】
皇甫嵩将黄巾消灭了,威名震动天下。而朝廷政事一天乱似一天,海内空虚困难。前信都令汉阳阎忠对皇甫嵩说:“……从前韩信不忍汉王一餐之遇,丢掉了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大业,利剑已扼了他喉,才发后悔之叹,这是失了时机,谋划又错误的原因啊。现在皇帝的权势,比刘邦、项羽弱,您的权柄比韩信重,指挥足以起风云,叱咤可以兴雷电。……移神器于将兴,推亡汉于已坠,这实在是神机的关键,起事的良时啊。……那些已经朽了的木头是不能用来雕刻的,衰亡的时世是不易辅佐的。如果想辅不能辅佐的朝廷,雕刻朽败的木头,就如同上坡走泥丸,迎风行船,难道是容易的吗?而且现在宦官群居,同恶相求,皇上的命令不得施行,权力在宦官手中,昏庸之主,不可与久居,功劳太大,小人忌嫉,如不趁早图谋,后悔就来不及了。”
皇甫嵩害怕起来,说:“非常之谋,不于有常的形势下施行,创图大功,不是平庸的人所能做到的。黄巾小丑,敌非秦、项,新结合起来,很容易离散,对成就功业没有好处。还有人不能够忘主,上天不会保佑叛逆之徒。如果徒然想成达不到的功业,加速祸害的到来,不如尽忠本朝,恪守臣节。虽说谗言多,不过遭到流放废弃,还有好的名声,死也不朽。反常的言论,我不敢听从。”阎忠知道计谋不能被采用,于是就逃跑了。
正值边章、韩遂在陇右作乱,第二年的春天,下诏令让皇甫嵩回来镇守长安,保卫园陵。边章等就再侵犯三辅,派皇甫嵩讨伐他们。最开始,皇甫嵩征讨张角,途经邺,看见中常侍赵忠的房子建筑超过了制度,于是上奏没收了他的房子。又中常侍张让私人向他要钱五千万,皇甫嵩不给。赵、张二人由此恨了皇甫嵩,上奏皇甫嵩连战没有功劳、费钱多。这年秋天,被召回,收了他左车骑将军印绶,削户六千,改封都乡侯,二千户。
【原文】
五年,凉州贼王国围陈仓,复拜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各率二万人拒之。卓欲速进赴陈仓,嵩不听。卓曰:“智者不后时,勇者不留决。速救则城全,不救则城灭,全灭之势,在于此也。”嵩曰:“不然,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以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我,可胜在彼。彼守不足,我攻有余。有余者动于九天之上,不足者陷于九地之下。今陈仓虽小,城守固备,非九地之陷也。王国虽强,而攻我之所不救,非九天之势也。夫势非九天,攻者受害;陷非九地,守者不拔。国今已陷受害之地,而陈仓保不拔之城,我可不烦兵动众,而取全胜之功,将何救焉!”遂不听。
王国围陈仓,自冬迄春,八十余日,城坚守固,竟不能拔。贼众疲敝,果自解去。嵩进兵击之。卓曰:“不可。兵法,穷寇勿追,归众勿迫。今我追国,是迫归众,追穷寇也。困兽犹斗,蜂虿有毒,况大众乎!”嵩曰:“不然。前吾不击,避其锐民。今而击之,待其衰也。所击疲师,非归众也。国众且走,莫有斗志。以整击乱,非穷寇也。”遂独进击之,使卓为后拒。连战大破之,斩首万余级,国走而死。卓大惭恨,由是忌嵩。
明年,卓拜为并州[17]牧,诏使以兵委嵩,卓不从。嵩从子郦时在军中,说嵩曰:“本朝失政,天下倒悬,能安危定倾者,唯大人与董卓耳。今怨隙已结,势不俱存。卓被诏委兵,而上书自请,此逆命也。又以京师昏乱,踌躇不进,此怀奸也。且其凶戾无亲,将士不附。大人今为元帅,杖国威以讨之,上显忠义,下除凶害,此桓、文[18]之事也。”嵩曰:“专命虽罪,专诛亦有责也。不如显奏其事,使朝廷裁之。”于是上书以闻。帝让卓,卓又增怨于嵩。
【注释】
[17]并州:今山西太原。
[18]桓:齐桓公。文:晋文公。
【译文】
五年(188),凉州贼王国包围陈仓,朝廷再任命皇甫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各率二万人抵御。董卓想很快去陈仓,皇甫嵩不听。董卓说:“聪明人不失时机,勇敢的人不迟疑。快救,城就可以保全;不救,城就会破灭。保全或破灭的形势就在这时。”皇甫嵩说:“不是这样。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服人之兵。所以先要作不可胜的样子,用以等待敌人之可以战胜。不可胜在我,可以胜在敌。敌人防不胜防,而我进攻则非常主动,想打哪里就打哪里。有余的,好像动于九天之上,不足的,好像陷入九地之下。现在陈仓虽然小,守城的工事坚固完备,不是九地之坑陷,王国虽然强,进攻我之所不救,不是九天之上的形势。没有九天之上的形势,进攻的就要受害,陷入九地之下;防守的就不会被攻破。王国现在已经陷入受害之地,陈仓可保不被攻破。我可以兴兵动众,收到全胜的功,为什么要救呢!”终不听董卓的。
王国包围陈仓,自冬到春,八十余天,城坚守固,终究没有攻下。贼人的部队疲惫不堪,结果只得自己解围而去。皇甫嵩指挥部队进击。董卓说:“不可,兵法说,被打败了的敌人,不要追赶,撤回去的部队,不要逼迫。现在,我们追击王国,是逼迫撤回的部队,是追击被打败的敌人,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挣扎,蜂虿有毒,况这么多人呢!”皇甫嵩说:“不是这样。以前我不进击,是躲避他的锐气,现在进击,是等到敌衰弱的时候了。我们进击的是疲敝的敌人,不是撤回去的部队。王国的部队,准备逃走,没有斗志。用堂堂之阵,进击溃乱之师,这不是叫做追穷寇。”就独自率兵进击,使董卓殿后,几仗下来,打得王国大败,斩首万余人。王国逃走而死。董卓又惭愧又嫉恨。因此忌恨皇甫嵩。
第二年,董卓被任为并州牧,诏令要他把部队交给皇甫嵩,董卓不听从朝廷的命令。皇甫嵩的侄儿皇甫郦这时在军中,劝皇甫嵩说:“本朝动乱,政治腐败,人民疾苦万分,能够挽回危局,使朝廷不倾覆的,只有大人与董卓两人而已。现在你们两人已经结了怨恨,势不能两立。诏书命董卓交兵给您,董卓上书不交,这是违反皇帝的命令。他又因京师紊乱,迟迟不行,这是怀奸。他是凶暴、无亲信的人,将士不附。大人今为元帅,依靠国威讨伐他,对上显露了您的忠义,为下除凶害,这是齐桓公与晋文公的事业啊!”皇甫嵩说:“董卓不听命虽然有罪,但我专诛也是有责任的。不如正大光明地上奏朝廷,使朝廷处理。”于是上书朝廷。灵帝责让董卓。董卓更加怨恨皇甫嵩。
【原文】
及后秉政,初平元年,乃征嵩为城门校尉,因欲杀之。嵩将行,长史梁衍说曰:“汉室微弱,阉竖乱朝,董卓虽诛之,而不能尽忠于国,遂复寇掠京邑,废立从意。今征将军,大则危祸,小则困辱。今卓在洛阳,天子来西,以将军之众,精兵三万,迎接至尊,奉令讨逆,发命海内,征兵群帅,袁氏逼其东,将军迫其西,此成禽(擒)也。”嵩不从,遂就征。有司承旨,奏嵩下吏,将遂诛之。
嵩子坚寿与卓素善,自长安亡走洛阳,归投于卓。卓方置酒欢会,坚寿直前质让,责以大义,叩头流涕。坐者感动,皆离席请之。卓乃起,牵与共坐。使免嵩囚,复拜嵩议郎,迁御史中丞。及卓还长安,公卿百官迎谒道次。卓风(讽)令[19]御史中丞以下皆拜以屈嵩,既而抵手言曰:“义真犕[20]未乎?”嵩笑而谢之,卓乃解释[21]。
及卓被诛,以嵩为征西将军,又迁车骑将军。其年秋,拜太尉,冬,以流星策免。复拜光禄大夫,迁太常。寻李傕作乱,嵩亦病卒,赠骠骑将军印绶,拜家一人为郎。嵩为人爱慎尽勤,前后上表陈谏有补益者五百余事,皆手书毁草,不宣于外。又折节下士,门无留客。时人皆称而附之。坚寿亦显名,后为侍中,辞不拜,病卒。
【注释】
[19]讽令:谓婉言劝使。此处指暗地指使。
[20]犕(bèi):驾驭。
[21]解释:怨恨稍平。
【译文】
等到董卓后来执掌政权,初平元年(190),征召皇甫嵩为城门校尉,想杀掉他。皇甫嵩准备去,长史梁衍劝他说:“汉室衰微,宦官乱朝,董卓虽然杀了宦官,不能尽忠国家,掳掠京师邑县,废帝立帝,随他的意。今征召将军,不遭大祸,也要受到困辱。现在董卓在洛阳,天子来西,用将军的部队,精兵三万,迎接皇上,奉令讨伐叛逆,向海内发布命令,征集兵力,集合诸帅,袁氏从东面来打他,将军自西面而去打他,捉董卓不成问题。”皇甫嵩不从,于是应征召。官吏承董卓的命令,奏皇甫嵩交狱吏,准备杀掉他。
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与董卓相好,自长安赶到洛阳,投奔董卓。董卓正置酒欢会,皇甫坚寿走到董卓面前质问董卓,以大义责备董卓,叩头流涕。在座的人都为之感动,都起身请董卓不要杀害皇甫嵩。董卓起来,牵了皇甫坚寿与他共坐。派人赦免皇甫嵩,再命皇甫嵩为议郎,升御史中丞。到董卓还长安,公卿百官在道旁迎接。董卓暗示御史中丞以下官吏都得下拜,想使皇甫嵩屈服。事毕,拉着皇甫嵩的手说:“义真服不服呢?”皇甫嵩笑着向他请罪,董卓才解了恨。
等到董卓被杀,朝廷任命皇甫嵩为征西将军,又升车骑将军。这年秋天,受命为太尉。冬,因出现流星免官。再任为光禄大夫,升太常。不久,李傕作乱,皇甫嵩也病死,赠骠骑将军印绶,任家中一人为郎。皇甫嵩为人仁爱,谨慎,勤勉,前后上表陈谏对国家有补益的五百余事,都自己亲自书写,并随即把草稿毁掉,不向外宣扬。又虚心下士,尽力汲引,家里没有因为没受推引而留下来的客人。当时人都称赞他,拥护他。皇甫坚寿也有名于时,后来为侍中,辞不就,病死。
上一篇:后汉书《皇后纪》译文赏析
下一篇:后汉书《窦融传》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