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条军规》
约瑟夫·海勒(美国)
约瑟夫·海勒,生于1923年,美国著名作家,“黑色幽默”小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父亲是移民美国的俄国犹太人,在海勒5岁时去世。海勒中学没有毕业便当了邮差,靠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此后,海勒在二战期间应征入伍,在美军第二十飞行大队充当投弹手,并在整个战争期间完成了大约六十次轰炸任务。战争生活深深地影响了海勒的世界观,也为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二战结束后,海勒先后在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及牛津大学学习和从事研究工作;曾先后在《时代》和《展望》杂志担任广告撰稿人,在此期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代表作有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出了毛病》、《像高尔德一样好》等。
《第二十二条军规》于上世纪60年代出版发行,70年代开始流行,在美国国内印销达800多万册,被誉为“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当代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进入了欧美各大学文科学生的必读书目。小说没有首尾相接的情节结构和细致入微的环境描写与人物塑造,只是描写了二战中驻扎在地中海某海岛的美国空军飞行大队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但并不是具体描写空战。小说描述的飞行大队中的各种矛盾,卡思卡特、迈洛等的卑鄙行径实际上是美国社会各种矛盾和丑恶现象的缩影。作者通过不露神色的冷峻、幽默与漫画式的嘲讽,揭示出在美国的现实世界里,到处有“第二十二条军规”存在:专横、残暴、荒谬。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个骗局。
犯了肝痛的龙索林住到了皮亚诺扎岛的医院里,按照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规定,军官们肆无忌惮地检查着士兵们的信件,随意在上面搞小动作。尤索林原想一直躺到战争结束,可是来了一个喋喋不休的家伙,尤索林便重新回到了飞行大队。
飞行大队的司令官卡思卡特上校患有轻度精神分裂症,他为人圆滑无情,左右逢源,仅仅三十六岁便当上了指挥官。他常常为此自鸣得意,自命不凡,特别是一想到那些比他年纪还要大的人连上校都没有混上,他就更加得意忘形,觉得自己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可是当他想到有许多比自己年轻的人都已经当上了将军时,他又常常感到痛苦不堪,恨得咬牙切齿。
尤索林是第二百五十六中队的一名轰炸手,他早就对这场卑鄙龌龊的战争失去了兴趣。尤索林并不想为赢得这场战争献出自己的生命,人总有一死,可是死在战场上毕竟是偶然事件,尤索林不希望这样的偶然事件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曾经有一次,尤索林奉命轰炸德军驻扎的一座桥梁时,飞机被击中,无线电员兼枪炮手斯诺登受了重伤,浑身是血,肠子都出来了。这对尤索林的震撼很大。
尤索林开始对战争充满了厌恶,想方设法离开战场回家。他看到第二十二条军规上规定说,凡是精神病患者就可以被遣送回国,觉得是个机会,便向中队医生提出申请。可是医生却告诉他,按照军规的规定,凡想回国者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说明自己真的不能再继续飞行,可是既然能够提出申请,就证明申请者不是精神病人,所以他还得飞行。尤索林于是又寄希望于飞满规定的次数后停止飞行这一条上,因为按照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规定,凡是飞满四十次的飞行员即可以不再执行飞行任务。可当尤索林问及前一等兵温特格林时,却被告知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军规上还有一个附加条件:飞行员终止飞行前必须执行长官的命令,而卡思卡特上校的命令是他必须还要继续飞行。就这样,飞到四十八次的尤索林仍然不能回家。
尤索林沮丧失望,可他原来的教官谢司科普夫少尉却非常喜悦。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野心家,有着极强的表现欲望。战争的爆发使他异常兴奋,因为他总算找到一个机会每天穿上军官制服,用清脆、威严的嗓音对着一群群的小伙子们喊上一声:“弟兄们!”为了让自己训练的中队在阅兵式上得到第一名,他绞尽了脑汁,甚至想到把每列十二个人钉在一根长长的栎木桁上,以使他们在行军时保持步调一致。而需要在每个士兵的后腰上固定一个镍合金的旋转轴承的想法,由于不知道军需主任是否会给自己供应这么多的轴承,也不知道外科医生是否会和自己合作,他最后只得遗憾地放弃。后来,他终于设计出一套不用挥动双手也能行进的队列姿势,在阅兵式上一炮打响而被誉为“军事天才”,当即便被授予中尉之职,最后还荣升为指挥全军的中将司令官。
有升官的,也有发财的,下级军官迈洛就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他刚刚二十七岁,不过是一名食堂的伙食管理员,可他发财致富的手段却不那么体面。他先是利用美军的作战飞机做国际贸易,在不同的国家间、前方和后方间,利用商品的差价赚钱。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竟然成立了庞大的跨国公司,引得各国军政要员纷纷入股,甚至就连法西斯德国政府也成了公司的股东。到最后,不同国家的运输机、轰炸机、歼击机都成了迈洛手下的运输工具,往返于挪威、丹麦、法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国。迈洛甚至承包起了“战斗工程”,他和美军签订合同去轰炸德国的桥梁;同时又与德军签订合同,让高射炮去打美国的飞机,从中渔利而丝毫没有愧疚之情,平淡地认为这只是纯粹的商业活动,并没有什么不道德。
飞行大队的随军牧师整天被一些苦恼的本体论问题折磨着,士兵们也都嘲笑他,因为他总在思考:“有没有一种真正的信仰,或者死后有没有灵魂?有多少天使能够在一根针尖上跳舞?在创世纪前的那无数年代里,上帝自己究竟在忙着干些什么?”牧师时刻盼望着回到家里和家人团聚,总是在幻觉中看到妻子、孩子和岳母惨遭杀害,看到自己家的房子着了火。作为一名牧师,他并不相信那些所谓的从祖先们那里传下来的“信仰”。他自己也没有什么信仰,虽然并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可他必须欺骗自己说上帝确实存在,因为正是有了这个信念的支撑,他才不至于精神崩溃。
卡思卡特上校则想着早日晋升为将军,他想爬得更高。于是在为国尽忠的幌子的掩护下,他竟将飞行员的参战飞行次数提高到了八十次之多。他害怕尤索林的反战情绪会影响军队的士气,决定将他作为英雄送回国。可是尤索林并不领他的情,在战友们的协助下逃到了中立国瑞典。
上一篇:《《神曲》》主要内容介绍,《《神曲》》读后感
下一篇:《《简·爱》》主要内容介绍,《《简·爱》》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