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鹤唳
【释义】
将风声、鹤声当成敌军的叫阵声,怀疑敌军来了。形容惊慌失措、疑惑恐惧。
【出处】
唐·房玄龄等《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典故】
公元383年,前秦君主苻坚亲率大军,想要南下攻打东晋。东晋孝武帝命令谢玄为先锋,集结徐州等地的军队,和其叔父征虏将军谢石一起抵抗秦军,兵力共有八万。谢玄首战告捷,击败了秦军的先行部队,截获了敌军的物资。
苻坚自认自己兵力强壮,足以战胜晋军。他让部队在寿阳驻扎,并在淝水沿岸列阵,想要和晋军决一死战。
谢玄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敌强我弱,要想以少胜多并不容易。其后,谢玄派遣使者前往秦军阵营,对苻坚说:“你们大老远的过来,驻扎在淝水岸边,想必是要速战速决的。请贵军往后退一些,好让我们的军队渡过淝水前来和你们决战,这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啊!”苻坚一心想着快点解决战斗,不顾将领反对,答应了使者的请求。
于是,苻坚下令撤退。谁知,秦国士兵收到撤退的命令后,误认为前方打了败仗,阵脚大乱,一时难以控制。这个时候,谢玄趁机带着精兵渡过淝水,对秦军迎头痛击,秦军溃散而逃、狼狈不堪,跳河死的更是不计其数。秦军连夜逃跑,路上听到风声、鹤声都以为是追来的晋军。最后,在谢玄的带领下,晋军以少胜多,打败秦军。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
上一篇:风吹草动典故故事|风吹草动释义
下一篇:风烛残年典故故事|风烛残年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