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著作。马克思1844年4-8月写于法国巴黎,故又称《巴黎手稿》。它可能是马克思计划公开出版的《政治和国民经济学批判》一书的部分草稿,但由于这一计划没有实现,所以《手稿》在马克思生前一直未公开出版。原稿有些散失。1927年,首次以《〈神圣家族〉的预备著作》为题收入莫斯科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库》,但这个版本很不完全。1932年,苏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院编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手稿》获全文发表,标题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附论黑格尔哲学的最后一章》。这个版本得到了广泛公认,标志《手稿》正式问世。后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这部手稿,是马克思在巴黎时期(1843年10月-1845年2月)进行理论研究和探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早在1841年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就曾表示,“反对一切天上的和地下的神灵”,表明他以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姿态登上社会舞台。1842年10月至1843年3月在《莱茵报》工作期间,积极参加反对普鲁士专制王朝及其反动政策的斗争,维护贫苦群众的利益,在理论上开始研究和探讨人们的经济利益同人们的政治态度,同国家、法的关系,初步认识到研究经济问题的重要性,发表了一些文章,标志着他已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莱茵报》被查封后,马克思为解决使自己“苦恼的疑问”,退回书房,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并于1844年2月把这部著作的《导言》和另一篇论文《论犹太人问题》发表在《德法年鉴》上,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结论,第一次公开表述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思想,说明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当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已进入决定性阶段。此后,马克思在巴黎便集中时间和精力研究政治经济学、法国社会主义者和法国历史,深入实际,经常同工人交往,直接观察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研读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作了许多摘录、评论和笔记,逐步确立了自己新世界观的基本观点。《手稿》就是这些研究成果的真实记录。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由一篇序言和三个手稿组成。在《序言》中,马克思主要交待了写作这部手稿的指导思想和当时研究与著述的计划。《第一手稿》从人们的收入来源方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及其矛盾斗争,提出并论述了异化劳动理论;《第二手稿》目前仅存很少部分,主要是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关系及其斗争结局;《第三手稿》对前一手稿有若干补充和发挥,初步论述了新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及其哲学基础,全面批判分析了黑格尔哲学和一般哲学。
这部手稿,首先批判地考察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指出了它的自身矛盾,揭露了它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历史局限性,说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劳动和资本的对立运动,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手稿》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批判地分析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概念,并从经济事实出发,运用自己的异化劳动理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论述工人革命的必然性和共产主义的种种特征。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的本质是异化劳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异化劳动表现为劳动者同他们的产品相异化,同他们的生产活动本身相异化,同他们的类生活相异化,最后造成的直接结果是人同人相异化。书中指出:异化劳动为资本家制造了财富,为工人生产了贫穷,直至饿死。这便以异化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同时,马克思还指出,有产和无产的对立也就是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因此,用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就要积极扬弃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达到“工人解放”,实现人类自身历史的否定之否定发展。这就以哲学的形式引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必然性的结论。在《手稿》中,马克思还全面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体系以及整个旧哲学,阐发了自己新世界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他指出: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理论、认识依赖于实践。书中概要地论述了生产实践是人同自然界、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相统一的基础这一深刻思想,进而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从这一点出发,马克思还初步论述了物质生产活动决定政治制度和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等原理。
这部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初创时期的著作,总的来说还具有过渡的性质,尤其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对共产主义的论证还有些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影响。但是,这部著作表明马克思主义已初具雏形,特别是对于全面制定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开辟了道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上一篇:一八四八年至一八五〇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下一篇:一千零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