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以来统一大帝国的局面,延续到东汉后期,逐渐发生一系列变化。豪强大地主的经济力量迅速膨胀,他们膏田满野,牛羊盈谷,奴婢千群,徒附万计。大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日益发展,簪缨阀阅之家的经济独立性大大增强,为封建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汉灵帝时,开始设立州牧,以朝廷重臣刘焉、刘虞、黄琬等人出任,在行政权之外又授予领兵权。州牧成为各霸一方的土皇帝,那些没有改为州牧的刺史和下级郡守,也纷纷扩大权力和武装,为封建割据提供了军事条件。黄巾大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中央政权,使东汉王朝名存实亡。但它来不及扫荡封建地方政权的统治网络,就被镇压下去,地方豪强和官僚地主却利用与黄巾军作战,扩展自己的力量,著名军阀曹操、刘备、孙坚,都是靠镇压黄巾农民军起家的。黄巾起义的失败,进一步破坏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平衡结构,为封建割据提供了政治条件。而当时南方的情形比西汉已颇不相同,区域性经济有所发展,基本自给,尤其是巴蜀、荆楚、吴越,皆沃野千里,士民殷富,且有长江、剑阁之天险,因此,在北强南弱的形势下,蜀、吴犹能与中原曹魏相抗衡。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大体经历了三十年时间。公元189年,并州大军阀董卓乘外戚、宦官争权拼杀之机,起兵入洛,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时年九岁),独揽朝政。州郡牧守不听其命,各树旗帜。190年,关东各武装集团推袁绍为盟主,联合讨伐董卓。董卓裹胁献帝逃至长安,被部将吕布所杀,部属互相火并。经董卓之乱,洛阳、长安尽成废墟,关中一带路无行人。作为一朝最高权力象征的汉献帝,也流离辗转于王允、李傕、郭氾、杨奉诸家官僚、军阀之手。196年,曹操采用谋士荀或的建议,迎奉献帝,迁都许(今河南许昌县)。从此,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张绣、袁术、吕布,荡平徐淮;官渡一战,全歼袁绍主力,基本上统一了中原地区。此时,孙权继承父兄开创的基业,独占了长江下游;刘备自称汉家宗亲,正在荆州积蓄力量,待机而动。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打败曹操,阻住他继续南进的企图。赤壁战后,三国相继建立。曹操于公元211年进兵关中,平定韩遂、马超;215年进兵汉中,降服张鲁;216年献帝封曹操为魏王;220年操死,其子丕继位,旋代汉自立,都洛阳,改国号为魏。刘备于公元208年占据了荆州在江南的四郡;216年入益州,降刘璋,自领益州牧;219年入汉中,败曹军,自称汉中王;221年称帝,都成都,国号汉。孙权于公元211年取岭南;219年杀蜀将关羽,夺得荆州;221年称吴王;222年在夷陵击溃刘备大军的进攻;229年称帝,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国号吴。三分天下的局面正式确立。这实质上是东汉末大分裂以后逐渐恢复全国大统一的一个准备阶段。学习这个问题,主要可读《三国志》卷一《武帝纪》、卷三二《先主传》、卷四七《吴主传》。
上一篇:三国演义
下一篇:三民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