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英国怀疑论和不可知论哲学家休谟的主要哲学著作,1748年出版。在写作本书之前,作者于1739-1740年发表了奠定自己哲学基础的《人性论》,但没引起社会的重视。作者吸取了《人性论》叙述不当的教训,以更加集中和通俗的形式,把《人性论》第一卷改写成此书。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成为他最主要的影响最大的哲学著作。
该书共12章,中心是通过对人类理解能力的研究,得出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的结论。
书中认为,人类的理解能力是很薄弱的,理解范围也是很狭窄的。但是以往哲学认识不到这一问题,常常去讨论人类理解能力以外的事情,结果得不到一致的认识,引起了许多无谓的争论,并由此而形成不同派别。如果哲学家们在人们理解能力和范围之内来讨论问题,就会免除许多烦恼,得到幸福。
那么,人类的理解能力和范围到底如何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批判地吸取了以往哲学,特别是贝克莱的哲学。他认为,感性知觉是人们认识的唯一对象,也是唯一的存在。即使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自身之外,即使我们追踪我们的想象上至诸天,远至宇宙的极边,我们也不会超出自身一步,也不会得到感性知觉之外的其他存在。而人们的感性知觉,作为人们认识的对象,分为两类,即印象和观念。所谓印象,是指人们当前的直接的感觉,它包括了所有初次出现于灵魂中的一切感觉、情感和情绪,它强烈、生动,是一切观念的来源;观念是对印象的摹本,是印象在记忆和想象中的再现,它微弱、晦涩。在他看来,后者不是对前者的质的飞跃,而是对前者的组合、调换、扩大和缩小。因此,一切哲学命题都应诉之于感觉印象加以评判和决定取舍,凡是不能还原为感觉印象的,都应称之为“妄语”而加以抛弃。这样一来,感觉成了知识的唯一的、最终的源泉,它“不能在心和客体之间建立任何直接的关系”,而是隔离意识和外部世界的屏障、墙壁,除它而外,任何东西都不能呈现于人们的心中。这是作者的最基本的观点。由这一观点出发,他批判了贝克莱的哲学,认为贝克莱一方面断言物是“感觉的复合”,感觉之外无物存在,另一方面又肯定感觉是由自我和上帝这样的精神实体产生的,这是自相矛盾,是不彻底的。他主张,世界上存在的只有感觉,人们不能超出感觉的范围,感觉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存在,是不可知的。这就既反对了唯物主义反映论,也反对了唯心主义经验论,在两者之间采取一条中间路线。
书中还谈到了观念之间的联系,把相似关系、接近关系、因果关系说成是观念联系的三条原则,但却完全避开了外界事物与观念之间的联系。书中还把理性对象分成观念的关系和实际的事情两种。认为几何、代数、三角等数学学科提供的是关于前一种关系的知识,它具有“直觉的确定性或解证的确定性”,即通过直观和推理就可证明其确定性;物理学等学科提供的是关于后一种关系的知识,它只具有或然性而没有确定性。为什么没有确定性呢?作者认为,这种知识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上”的,而因果关系是不能被人们直接感知的。作者还用了大量的篇幅论证了关于因果性问题的观点。作者认为,人们平时之所以说两件事物之间有因果关系是因为他们感到作为原因的东西具有某种“力量”产生结果;原因和结果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作者指出,这种所谓的“力量”和“必然的联系”是经验不到的,所以就不能肯定在经验之外客观地存在着因果关系,那么,人们的因果观念从何而来?作者解释道,这是由于“习惯性的联想”。即人们看到相似的实例反复出现多次以后,心灵为习惯所影响,于是在某事件发生之后,就期待着继它之后的另一事件的发生,并把前一事件称为原因,把后一事件称为结果。如此说来,客观上不存在因果性和必然性,吃了面包是否营养身体,太阳明天是否出来,都不是肯定的,人还怎样生活呢?作者告诫说,客观上虽然不存在因果性和必然性,但“或然性确定是有的”,人们只要根据经验,见到事情过去是那样发生,就可以凭信念相信它以后大概还会那样发生,并根据发生次数的多少,来判断“或然性”的大小,人们根据这个判断来行事,就可以了。因此,作者明确提出:“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作者从他的经验论出发,不仅否认了物质世界及其因果性和必然性,而且也否认了超经验的精神实体——上帝的存在。作者用了专门的一章,批驳经院哲学关于上帝存在的种种证明,批驳了所谓“神迹”的荒唐说法。他认为,所谓的神迹是违反自然的,是对因果关系的破坏。但他并不完全否认上帝的存在,他主张上帝是我们希望的本原、道德的基础、社会的柱石,但在理性上是得不到证明的。
作者在书中还专门对怀疑论哲学作了分析。他认为怀疑论有过分的怀疑论和温和的怀疑论。古希腊皮浪式的怀疑论就是过分的怀疑论,它无益于社会因而不会有长久的影响;而自己的怀疑论“主张把我们的研究限于最适于人类理解这个狭窄官能的那些题目”,是温和的怀疑论,对社会是有益的,因而能够长久存在。作者在主观上反对皮浪式的怀疑论,主张在认识的时候要考虑到理解能力的限度,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他进一步得出感觉之外皆不可知、感觉之外无物存在的结论,则是完全错误的。
上一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下一篇:人类理解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