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主体是以炎黄胄裔为中心的华夏族,即后来发展成的汉族。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对中国历史做出了贡献。在中国氏族社会时期,华夏族和苗族属两个不同族系,在少皡、颛顼、尧、舜时与三苗有过斗争,禹时战胜了苗族,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中心的各兄弟族的联合体。但在夏朝还有有穷氏、伯明氏、斟灌氏、斟氏、有鬲氏、豢龙氏、御龙氏、昆吾氏、有仍氏等等,尚处氏族社会。成汤之时,号称诸侯三千,所谓诸侯在当时不过是些部落,其中有些被商征服后则与殷人融合,另一些在商代被称为方者,当为一些独立的部族。见于殷墟卜辞的方国有土方、井方、召方、巴方、羌方、印方、方、大方、亘方、而方、丹方、尸方、危方、方、盂方、林方、马方、龙方、虎方、鬼方、人方、箕方、繐方等等,这些邦族,大多处原始社会末期。西周时代,华夏族自称“中国”、“诸夏”、“诸华”,而把其他民族一律贬称为“夷狄”,或用方位来区别,称“南蛮”、“东夷”、“西戎”、“北狄”,但不都在周边,有的则同华夏族犬牙交错的杂居。参加武王伐纣联军的有庸、蜀、羌、髳、微、卢、彭、濮,是属西南夷;克商之后“贡楛矢石砮”的肃慎,是东北最古老的民族。东夷、淮夷部落分布在今山东、淮河一带,周初这里是叛乱的策源地,直到厉宣末世,这里与周的斗争断断续续。南淮夷是淮水流域方国的总称。西北的鬼方,隗姓,属赤狄,西周时康王曾与之发生过大战。玁狁居之西北,与鬼方分属不同部落,亦称允姓之戎、姜戎氏,居于敦煌附近,属西羌。文王时称混夷、犬夷、或称犬戎。周与玁狁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在宣王时,北方玁狁威胁最重,幽王时犬戎进逼宗周,迫使幽王之子避戎东迁。春秋时期各民族间的斗争与融合,情况很复杂。西方诸戎:犬戎在西周末攻杀幽王于骊山之后,取周之焦获而居于泾、渭之间。其后,秦襄公伐戎至岐,至穆公西戎八国服于秦。当时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翟豲之戎;岐梁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允姓之戎迁于晋之南鄙,逐步与晋人融合。陆浑之戎迁入伊川,亦称阴戎。扬拒、泉皋、伊、雒之戎是杂居于洛阳附近之戎,蛮氏或称茅戎是后来融合于楚之戎。北方诸狄:赤狄,一般说有六支:东山皋落氏、咎如、潞氏、甲氏、留吁、铎辰。春秋时赤狄恃强大武力,遍侵华夏之邢、卫、齐、晋、郑、鲁诸国,与齐晋两霸斗争多年,堪称一时之雄,对中原威胁很大,造成“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的局面,有人将秦、狄、齐、楚相提并论。春秋中叶以后,赤狄内部分裂,为晋所灭,遂融合于华夏族中。白狄,大概有三支:鲜虞、肥、鼓,另有河西白狄,基本与晋为邻,后均灭于晋并融合于晋。北方的北戎、山戎、无终诸戎,势力比诸狄为小,与中原战端不多,后来晋又采取和戎政策,他们于和平交往中逐渐与华夏融合了。南方少数民族种类很多,有卢戎、群蛮、百濮、巴等,到春秋时一一为楚所灭,于是他们融合起来。东方各族除吴、越以外,有淮夷、群舒、介、莱、根牟等。淮夷自西周时被周所败后,势力已较小,春秋时常依附于楚、鲁等国,逐渐与华夏族融合。群舒基本上居于今安徽,后于吴、楚融合。介、莱、根牟居于山东,后融于齐、鲁。战国时代,各民族间的斗争虽未停止,但在民族关系中融合已占主要地位。先前同华夏族激烈交锋的北方几支少数民族,有的在中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有的迳直与华夏族融为一体,有的则暂时从中原离去。中山国是战国时期一个重要国家,它处于赵、燕、魏三国之间。从公元前六世纪(当时称鲜虞)建国,到公元前296年被赵所灭,有国达三百余年。中间被魏统治三十年。它长期与华夏族共处,创造了灿烂的中山文化,与中原各国相比,并无逊色,其思想意识也具有明显儒家色彩。代是北戎建立的国家,地域约在今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春秋时期曾被晋击灭,一部分移居晋北代地,战国时期代灭于赵,一部分离去,一部分成为赵人。林胡、楼烦、东胡合称三胡。林胡、楼烦在赵国之北,今山西岚县一带,经常处于赵的威慑之下,终被赵灭。东胡在燕北,后被燕将秦开袭破,“东胡却二千余里”。义渠是西方之戎中最强者,居今甘肃东部、陕西之黄河西岸,后被秦灭。赵、燕、秦三国在解决了周边的少数民族之后,都在自己的北境修起了长城。长城以内各少数民族同华夏族已大体融为一体。长城外则出现了匈奴,他们可能是先前戎或狄的后裔,过去曾同华夏斗争的北方少数民族在长城之外的余部,大都囊括于匈奴之中。西方的羌,居黄河上游的赐支河、湟河一带,秦献公时其中一支西迁,他们后来形成为越嶲羌、广汉羌、武都羌,留在原地的羌人后融于秦。南方的巴蜀战国时已建立起较发达的国家,战国中期以后,秦不断对巴蜀用兵。秦惠王时灭蜀,立蜀侯,不久改立蜀守。秦昭襄王时派司马错平息蜀之叛乱,秦对蜀的统治更加牢固。秦始皇诛嫪毒后,又把秦旧贵族等大量迁入蜀,此后蜀地发展更快,张仪建设成都、李冰筑都江堰,蜀地遂成天府之国。西南夷中最大的国家是夜郎,处云、贵、川三省之间,后被楚顷襄王灭。滇于夜郎之西,在滇池一带,楚威王时派庄蹻征服滇国,后来庄蹻留在滇地自立为王。此外,西南夷还有诸多民族,从目前考古发掘看,他们的文化虽有鲜明地方色彩,但与中原文化也有许多相同之处。战国时期南方少数民族还有居今湘、黔的南蛮,粤、桂的南越,福建的闽越,浙江的瓯越,统称为蛮、蛮越。蛮越历来与楚关系密切,但对楚,他们只是朝贡。到秦统一时,他们才归入统一国家之内。南越与闽越战国时期的情况,未见史载,但从出土文物看,其形制有与华夏相同之处,是民族融合的有力见证。居于东方淮泗之东夷,至战国末已与华夏族融合无间。先秦时代祖国各兄弟民族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互相学习互相影响,逐渐融合,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和汉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先秦文学
下一篇:先秦时期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