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学说是现代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派。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出生于英国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哲学家和经济学家,母亲当过剑桥市长。早年在剑桥大学学习数学和经济学。1906年在英国政府印度事务部任职。1908年开始在剑桥大学讲授经济学。1911年起编辑英国《经济学杂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财政部代表参加英国代表团出席了凡尔赛会议和热那亚会议。二、三十年代担任全国互助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表现了出色的经商本领。凯恩斯在二十年代用主要精力研究英国的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问题,先后出版了《货币改革论》(1923年)、《货币政策论》(1927年)、《货币论》(1930年)等书,发表了《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1926年)等文章,开始显露从“自由放任”的传统信条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主张“政策的调节”对稳定经济有积极作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凯恩斯的经济思想进而明确化。1930年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后,进一步认识到如不立即转上“国家调节”的轨道,资本主义经济将有灭顶之灾。
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他在这本最有影响的著作中,向传统的庸俗经济学宣战,系统阐述了他的理论观点,形成了凯恩斯学说。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并不是一部“美妙”机器而是有其矛盾的,资本主义经济无法通过“自动调节”克服矛盾和消除经济危机。为什么资本主义社会达不到“充分就业”?他提出“有效需求”学说,认为由于“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对资本的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心理上灵活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所决定,由社会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组成的“有效需求”,便往往低于社会的总供给(即生产)水平,从而导致总就业水平总是“小于充分就业”水平;资本家对投资的未来收益丧失信心,不愿进行投资,出现“投资需求”的不足,引起“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从而导致爆发经济危机。他主张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施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以确保足够的总需求,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凯恩斯看到了经济危机不可避免的必然性,却把它归之于“心理因素”,掩盖了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但凯恩斯的经济政策有利于加速经济增长,缓和危机的某些后果。
凯恩斯经济学说是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他因而成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宠儿。1940年担任财政大臣的顾问,1941年兼任英格兰银行董事。1942年被英国皇室授予“勋爵”爵位。1944年7月率英国代表团赴美国参加布雷斯顿森林会议,倡议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945年)。1945年4月21日,凯恩斯死于心脏病。凯恩斯经济学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三十年代曾风靡于一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奉为国策,而且在西方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上一篇:凡尔纳,儒
下一篇:凯末尔,穆斯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