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美国小说家。1885年2月7日生于明尼苏达的索克一个医生家庭,父亲生性严厉,但有藏书癖好。刘易斯五岁丧母,养成孤僻自恃的性格,少年时代大部分时间在图书馆度过。1902年考入耶鲁大学,1907年大学毕业,当过编辑。1910年在纽约一家出版公司谋得职务,生活有所稳定,并开始文学创作。193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成为第一个获得这项奖的美国人。刘易斯一生写了二十多部长篇小说。二十年代的主要作品是《大街》(1920)、《巴比特》(1922)、《阿罗史密斯》(1925)和《埃尔默·甘特利》(1926)等。这些作品大多以乡村和小市镇生活为题材。《大街》的女主人公卡罗尔与丈夫来到明尼苏达的一个小村镇,发现这里的生活平庸、单调,人们安于现状,她立志改造环境,把城市新兴的精神文明带到这里,为沉闷的生活带来生气和乐趣,但她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连丈夫也反应漠然。对新鲜事物怀着固执偏见的“乡村毒菌”,终于消蚀掉卡罗尔改变现实的热情。她在失望之余逐渐变成了一个随和者,决定象大多数人一样生活下去。作品揭示了小村镇生活的闭塞和乏味,嘲讽了村民的偏狭和保守,也讽刺了知识分子的浅薄和软弱。后来,“大街”几乎成了美国社会保守生活的代名词。不少评论家认为,代表刘易斯创作顶峰的作品是《巴比特》。小说中的主人公巴比特曾是一位追求享受的富有的房地产商,后来,他对一成不变的生活感到厌倦,产生了开辟新生活的愿望。但却受到周围人的诽议和上司的压制。他无力摆脱外界的压力,只好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在即存的环境里随波逐流,成了一个毫无个性,满嘴陈词滥调的市侩。作者在他的身上,又一次表现平庸的社会生活对人的个性和创造精神的腐蚀。三十年代以后,刘易斯的作品缺乏深度,写作技巧也不如以前。发表于1947年的《王孙梦》,是作家晚期的代表作品。小说反映了美国统治阶级对黑人的歧视和迫害,接触了美国国内严重的民族问题。刘易斯创作上的重要特点是一反把乡村生活田园诗化的传统,以现实主义笔法描写了保守、落后和充满市侩习气的郊野,以“乡村的叛逆”的角度,来表现美国这个“当今世界上矛盾最多,最消沉,最不安宁的国度”。他的小说很少以情节取胜,也缺乏出色的心理刻划,但却以详尽的细节描绘,漫画似的夸张和新闻速写的生动笔法赢得读者。
上一篇:刘易斯,辛
下一篇:刘永福与黑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