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自称是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裔。德宗贞元九年中进士,与柳宗元同榜及第。又中博学宏词科。贞元十一年,中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步入仕途。顺宗永贞元年,与柳宗元一起参加王叔文集团,得到顺宗李诵重用的王叔文很器重刘禹锡,推荐他为屯田员外郎兼崇陵使判官,实行政治改革,史称“永贞革新”。失败后,王叔文被贬,刘禹锡谪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后迁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永贞之后,刘禹锡在巴山蜀水之间辗转二十二年,56岁时调回洛阳任分司东部的主客郎中。57岁以后,曾任集贤殿学士和苏州、汝州、同州刺史。65岁时,因患足疾而罢郡,任太子宾客,故世称刘宾客。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世称“刘白”。有《刘梦得文集》。
刘禹锡是一位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进步的政治见解的文学家,在散文和诗歌创作方面都有成就,尤以诗歌作品著称,被白居易称为“诗豪”。刘禹锡今存诗八百多首,代表作有《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金陵五题》、《酬乐天席上见赠》、《聚蚊谣》、《竹枝词》等。他的诗反映了中唐社会现实的某些方面,其思想深度为中唐其他诗人的作品所难以比拟。《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是政治讽刺诗,直接讽刺了当朝的权贵,表现了诗人对进步政治思想的坚持和对身世遭遇的愤懑。《聚蚊谣》、《飞鸢操》等寓言诗塑造了形形色色渺小、丑恶的形象,或托讽禽鸟,或寄情草木,揭露宦官、权臣的丑恶面目并予以讽刺、嘲弄和蔑视,显示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斗争精神。这些寓言诗扩大了传统寓言的表现手法,也丰富了诗歌的体裁,是刘禹锡的一个创造。《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等怀古诗借兴亡盛衰的感叹总结了历史的教训,熔意境与哲理于一炉,艺术地表达了诗人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竹枝词》是刘禹锡学习俚歌俗调而写成的极富民歌情调的小诗,情绪开朗健康,地方色彩浓厚,是唐诗中别开生面的作品。
刘禹锡的诗通俗清新、语言明快,善用比兴寄托,富于哲理性。
刘禹锡也是中唐写词较多的诗人之一,他第一个按谱填词,其作品较鲜明地保留了民间歌词的本色,又孕含着他的锤字炼句的功夫,他的词在我国词的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上一篇:刘知几与《史通》
下一篇:刘禹锡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