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说唱体文学作品的一种,简称“变”。变文原本是佛教僧侣向听众作通俗宣传的文体,在表演时,往往与描绘神变故事的图画相配合,一边向听众展示图画,一边说唱故事。这种图画称为“变相”,说唱故事的底本就叫“变文”。与佛教俗讲流行的同时,民间艺人也采用这种形式来讲唱故事,把它变成了一种通俗的民间文艺。变文多采用韵文散文相间、有说有唱的形式,有的以散文讲述故事为主,用七言为主的韵文概括或重复讲过的内容;有的则韵、散平分秋色,相得益彰。散文是讲述部分,韵文是吟唱部分。至清光绪年间,变文始在敦煌藏经洞被发现,称敦煌变文。近人所编《敦煌变文集》辑录较详备。
唐代变文的内容大致可分两类:宣传佛经的和讲唱人世故事的。宣传佛经的变文,有的直接说经,先引一段经文,然后边讲边唱,阐发经义,也称作“讲经文”,如《妙法莲花经讲经文》、《维摩诘经讲经文》等;也有的间接说经,开头不引经文,讲唱伊始就进入佛经故事,如《降魔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等。宣传佛经的变文充满因果报应、地狱轮回、人生无常等思想并杂有封建道德观念。讲唱人世故事的变文较有现实意义和生活气息,有的讲唱历史、传说,如《伍子胥变文》、《孟姜女变文》、《王昭君变文》等,表现了反抗暴君暴政的进步思想或对封建压迫下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有的讲唱现实生活故事,如《张义潮变文》、《张淮深变文》,歌颂了当时的有影响的爱国将领或朝廷使臣,反映了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
变文是研究中国古代说唱文学和民间文学的重要资料,它对后世的弹词、鼓词等说唱文学及杂剧、南戏等戏曲的发展有显著影响。
上一篇:取得政权的道路
下一篇:古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