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紫(1912—1939),现代作家。原名俞鹤林,湖南益阳人。三十年代初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共产党,并开始创作和从事无产阶级文学革命活动。作品有短篇集《丰收》(1935)、《山村一夜》(1937)和中篇《星》(1936),还有未完成的长篇《太阳从西边出来》、中篇《菱》(1939)以及一些散文作品。1959年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叶紫选集》行世。
短篇小说集《丰收》收有六个短篇,是叶紫的代表作,鲁迅曾为之作序,作为“奴隶丛书”曾多次再版。和集子同名的《丰收》与《火》是内容紧相联系的两个短篇。《丰收》是叶紫的第一篇小说,写于1933年,发表后受到文艺界的赞誉。它以1931年全国十六省大水灾之后“丰收成灾”为背景材料,描写了湖南一带农民在天灾人祸摧残下的苦难挣扎及其觉醒;《火》(1933)则正面描写被逼上绝路的农民,在党领导下展开了有组织的抗租抗税斗争,最后奔上雪峰上去与红军汇合。作品在描写农民同天灾人祸斗争同时还描写了老佃农民云甫叔和他的儿子立秋之间具有社会意义的父子两代的矛盾冲突及新思想的发展和胜利。作品以具体的艺术形象昭示人们:封建地主和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是农民苦难的根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起来进行武装斗争以推翻它的反动统治,是最根本的道路,作品反映的正是当时农村革命发展的现实。《丰收》集里其它四篇:《电网外》(1933)描写了一个勤劳安分的老农民王伯伯在血的教训下觉醒起来走向革命的故事,它以《王伯伯》的题目在《文学新地》发表不久,被国际革命作家联盟机关刊物《国际文学》译载。《乡导》(1933)描写一个老农妇刘妈以机智和勇敢将白匪军引进红军的包围圈,为牺牲的三个儿子和三百多革命同志报仇的故事;《夜哨线》反映了“剿共”白军的士兵的不安及其暴行;《杨七公公过年》(1934)描写了破产农民被迫背井离乡到上海谋生的悲惨遭遇。收在短篇集《山村一夜》(1936)里的同名小说叙述一个胡涂愚拙的农民老汉受地主的诱骗,首告参加革命的儿子,以为这样可以得到宽恕,结果儿子还是被杀害了。此外,中篇《星》(1936)通过一个普通农村妇女梅春姐在大革命的兴衰起落中的命运,反映了中国农村的深刻变革和尖锐的阶级斗争,揭示了妇女解放问题和中国革命的深刻联系。叶紫的小说,以新的题材,新的思想,新的人物呈现在读者面前。它反映了大革命前后的农民运动和红军斗争,展示了农村中革命与反革命的殊死斗争和革命发展的实际,描写了广大农民在现实斗争中的觉醒和成长,塑造了农村新人的形象。作品故事多为亲身经历和直闻,写得真实具体,较有生活实感,具有鲜明的革命倾向,显示了左翼文学的成果。
上一篇:叶甫盖尼·奥涅金(1823—1830)
下一篇:叶绍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