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苏联俄罗斯诗人。生于俄梁赞省梁赞县库兹明乡康斯坦丁诺沃村。他的童年是在殷实的外祖父家度过的。一九一二年毕业于师范学校,后来在商业事务所工作过,还当过印刷厂的校对员。很小他就练习写诗,从1914年起发表诗作,早期诗歌收在《扫墓日》(1916)中。诗人在十月革命前的作品主调是歌颂俄罗斯大自然、农村,有些作品也有对旧社会的不满和抗议,如《在那黄色的荨麻生长的地方……》,但缺乏具体的社会内容。十月革命焕发了诗人的革命激情,他把十月革命比作“尊贵的客人”(《我耐心温厚的妈妈……》1917),欢呼“呵,天上和人间的革命万岁!”(《天上的鼓手》1918),甚至称自己是“布尔什维克”(《约旦河的鸽子》1918)。但是,他对十月革命并不真正理解,很快又陷入消沉、苦闷之中。一九一九——一九二三年是他的“精神危机”时期,这一阶段思想矛盾复杂,斗争激烈。他带有浓厚的宗法制农民思想,用乌托邦的憧憬来看待现实,对于时代的发展,特别对于城市的变化及对农村的影响表示惑然不解。如《四旬祭》(1920)、《我是乡村最后一个诗人》(1920)等诗表现得十分充分。这一时期的《莫斯科酒馆之音》(1921-1924)既反映了诗人在“精神危机”中的扭曲的内心,也记录了他的痛苦和自责。在一九二一年夏,他与美国著名舞蹈家邓肯结婚,在1922-1923年间曾长期旅居国外。在国外期间,他亲眼目睹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种种弊端,使他更全面地认识十月革命后的祖国,为此,回国以后,思想发生很大变化。在这一阶段创作的《波斯抒情》(1924-1925)和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是他一生中成就最高的作品。《安娜·斯涅金娜》反映了十月革命的重大事件,揭示了农民对资产阶级革命、临时政府、共产党员、对列宁、对十月革命的态度。在诗里还塑造了新的农民——普隆·奥戈罗布林的形象。但是,在新的阶段,诗人的思想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的最后三年里,他既渴望跟上革命时代的发展步伐,羡慕新的生活,又慨叹自己蹉跎岁月,虚掷年华,痛惜“走过的道路这样短,犯下的错误却又这么多”(《正在消逝的俄罗斯》1924)。他既积极追求,又陷入无力自拔的困境,最后“他的苦闷、绝望、自我谴责来了个大爆发”(卢那察尔斯基语),诗人在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在列宁格勒一家旅馆割腕悬颈而死。高尔基说:“俄国文学家的生活中有许多悲剧,叶赛宁的悲剧是其中最令人痛心的悲剧。”
上一篇:叶绍钧
下一篇:叶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