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在文学史上以内容最丰富著称。取材于古老的丹麦传说;关于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最早出现于丹麦历史学家萨克索·格拉马梯克的《丹麦史》(约十二世纪)。英国作家基德曾以它为题材写成了一出“流血复仇”的悲剧,十六世纪八十年代在伦敦上演。莎士比亚对这个古老的传说进行了巨大的艺术加工,使一个陈旧的故事成为十七世纪初英国社会的缩影,成为体现文艺复兴时代精神的不朽剧作。悲剧的基本情节是哈姆莱特为父复仇。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期间父王突然去世,他的叔父克芬狄斯登上了王位,并且同王后结婚。哈姆莱特回国之后心情沉痛、满腹狐疑,他不相信父亲会被毒蛇咬死。这时老王的鬼魂向他讲述了自己被弟弟谋害的经过,哈姆莱特发誓一定为父复仇。他先是假装疯癫,利用特殊的身分揭露国王及其帮凶;然后又用“戏中戏”的办法来验证鬼魂的话。事实证明克劳狄斯正是弑兄的凶手。克劳狄斯又恨又怕;王后召见王子,想规劝他几句;大臣波洛涅斯躲在帷幕后面,哈姆莱特误以为是克劳狄斯,一剑把他刺死。克劳狄斯决心除掉哈姆莱特,企图以送他去英国养病为名假手英王将他杀掉。但阴谋被发现,哈姆莱特又回到了丹麦。克劳狄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企图利用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杀死哈姆莱特。他安排了一场比剑,不仅让雷欧提斯拿了开刃的剑,还准备了一杯毒酒,雷欧提斯还在剑上涂了毒药。结果,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最后由过境的挪威王子安葬了哈姆莱特。《哈姆莱特》这出悲剧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艺术形象。这个人物的个性特征是心情忧郁,这正是他美好的人文主义理想同丑恶的现实之间的矛盾造成的。哈姆莱特赞美人类;追求友谊和爱情,对人生充满了憧憬。可是丑恶的现实使他的理想破灭了,他看到了生活的真实情况。这时他把个人复仇同重整乾坤的重任结合在一起,要打碎丹麦这“囚室”、“地牢”,体现了人文主义者那种进步的社会责任感。他勇敢地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由于哈姆莱特轻视群众,孤军奋战,再加上迷信思想的影响,他没有完成历史重任,表现了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局限。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一方面揭露了封建反动势力的罪恶,一方面赞美了人文主义的斗争精神以鼓舞后人。《哈姆莱特》艺术成就很高。情节生动丰富,有三条平行的复仇线索,互相映衬,突出了哈姆莱特复仇的正义性、坚定性。人物个性鲜明。语言准确形象,並成功地运用了独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富于人生哲理。
上一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884)
下一篇:哈拉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