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风行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简称“垮掉派”。“垮掉的一代”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时,美国正站在它力量和繁荣的峰巅,但整个社会却蔓延着严重的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麦卡锡主义的政治高压,生活的平庸和虚伪,学院派“高雅”文化的统治,使饱受忧患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但是,在他们无所依托的空虚心灵里,又产生不出积极的社会理想和明确的行动纲领。这一无法解决的矛盾使他们的反叛心理发生了扭曲,变成用病态的内向自我探索和放浪形骸的所谓“脱俗”来对抗社会。他们宣布:不追求事业的成就,不承担任何家庭和社会义务,而要用各种方式寻求生活的绝对自由。在此原则支配下,他们或以奇装异服,酗酒狂欢,吸毒斗殴,乞讨浪游和性解放等放荡不羁的生活,不断地追求感官刺激;或参禅拜佛,以便进入超现实的幻境寻找神秘主义的灵感来满足自我。正是为了表达和宣传这种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他们创造了一种与学院派“高雅”文化对立的“地下文化”;“垮掉的一代”文学由此而形成。“垮掉的一代”文学的主要作家有凯鲁亚克、金斯堡、巴罗斯、霍尔姆斯、柯尔索等。他们几乎都来自美国东部,但当最初的文学尝试受到东部学院派势力的压抑时,便前往西部寻找知音和发展基地。一九五五年夏天,东、西部“垮掉的一代”文人和其他反学院派诗人在旧金山联合举办诗歌朗诵会,自此,“垮掉的一代”文学作品开始风行。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金斯堡的长诗《嚎叫》(1955),凯鲁亚克的长篇小说《在路上》(1957)等。前一作品以冲天的怒气向“飞黄腾达和温饱者”发出嚎叫,哀号“我这一代精英”的痛苦与自暴自弃,斥责“英洛克”(古代腓尼基人用儿童作为牺牲祭祀的火神)统治下的军事化官僚机器,描绘了社会化的精神危机,因此被称为“五十年代的《荒原》”。后一作品是作者一系列“路上小说”中的一部,它用理想化的笔调,描写“垮掉的一代”青年在各地的流浪生活,竭力宣传所谓的“背包革命”,使大批精神苦闷的青年心倾神往,奉之为“生活的教科书”。“垮掉的一代”作家在政治上大张否定一切的无政府主义和虚无主义,自我标榜为“没有目标的反叛者,没有口号的鼓动者,没有纲领的革命者。”艺术上,强调以全盘否定高雅文化为特点。无论是凯鲁亚克自创的“自发表现法”,巴罗斯的“剪裁法”,还是奥尔逊的“发射诗”论,都执意撇开传统,破坏一切固有的形式和正常的规律,把个人情绪毫无约束地信笔发泄。情节破碎,结构杂乱,形象粗犷、原始,语言粗俗而富于暗示性,竭力追求一种总体效果。此外,“垮掉的一代”文学在发展过程中,曾得到米勒、梅勒等颇有影响的作家的支持。梅勒的存在主义宣言《白种黑人》(1957),从理论上论证了“垮掉的一代”文学的意义。又由于商品化的宣传,感情上的共鸣,“垮掉的一代”文学在青年中迅速地扩大着自己的地盘,整个美国社会都响起它那癫狂、放荡的乐音。然而,“垮掉的一代”本身的致命伤毕竟太重,致使它连短暂的小阳春也没过完,就匆匆地走向解体。到了六十年代中期,“垮掉的一代”彻底星散。不过,它在风行的十余年间,确实反映并搅动了美国一代青年的思想情绪,以至对后来的美国社会生活也发生着影响。它在艺术上的某些创新,在当今美国文学中也留下较深的印记。
上一篇:坡,艾·爱
下一篇:埃利亚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