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人所著。《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轲“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一说是孟子弟子和再传弟子的记录。《汉书·艺文志》:“《孟子》十一篇”。东汉赵歧的《孟子注》只有七篇。相传另有《外书》四篇,是后人伪作。现存《孟子》七篇。南宋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注释有赵歧的《孟子注》、朱熹的《孟子集注》、清焦循的《孟子正义》等。
《孟子》产生于战国时期,这时封建制已逐渐取代了奴隶制。如何消除封建割据局面,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就成为这个时期地主阶级的主要历史任务。各国家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封建化措施。孟子站在地主阶级保守派的立场上,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提出一些巩固封建政权,发展封建经济的主张。他在思想上以“仲尼之徒”自居,“乃所愿,则学孔子”。他的思想正是通过子思而上继承孔子,发展了儒家学说,成为适应地主阶级需要的意识形态。《孟子》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也是研究他的思想基本材料。
《孟子》分为十四卷七篇,每篇分上、下,共二百六十章。即《梁惠王》、《公孙丑》、《膝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孟子》一书的主要思想是:在哲学思想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天命论”思想,认为“天命”是决定一切的。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在他看来,国君传位不是出于私人的意志,而是“天与之”,因为“天”不能言,所以是“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新的国君即位,百姓服从,政令推行,就说明“天”已同意新国君的统治地位,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在认识论上提出“良知”“良能”的思想,指出“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认为这种“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是内心所固有的,是先天存在的。从这种“良知”“良能”的观点出发,又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其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认为扩充人心,认识本性,就能知天,“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心”这个器官是能思考的。经过思考,人才能得到自己内心固有的“仁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为保持本心,就要注重存心养性,反求诸己。在人性论思想方面,主张“性善论”,反对“性恶论”。认为人性生来都是善的,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的道德意识。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四端”就象人生来都有四肢一样,人人都是相同的。同时认为有人不能成为善人,并不是由于人性本质有什么区别,而是由于不去培养、扩充这些“善端”。他的“性善论”是一种先天的道德观念论。关于“性”与“心”的关系问题,认为“性”存于“心”。在他看来,人之本性的仁义礼智“四端”都包含于“心”中,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并指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在他看来,“心”与“性”合而为一,它是先天固有的,从而,提出“万物皆备于我”的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还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认为社会上有两种人,即“君子”和“野人”,说“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这种观点也反映了社会分工的理论。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仁政”学说。它发挥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认为残暴之君是“独夫”,可以杀之,“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要求统治者重视人民,“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腑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他看来,民的问题最重要,国家的问题是次要的,国君的问题是不重要的。重民是为了保民,“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用安定民的办法来统治天下。还提倡任人唯贤,“尊贤使能,俊杰在位”。主张“制民之产”,分田制禄,“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就是说,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种“仁政”学说、重民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有合理的积极因素,但也同《论语》一样,一直被封建统治者奉为“经典”,对宋明理学影响很大,要批判继承。
上一篇:孝文帝改制
下一篇:孟子字义疏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