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英国诗人。一七八八年一月二十二日生于伦敦破落贵族家庭。十岁继承叔祖的领地和爵位。一八〇一年进入哈罗中学读书,一八〇五年求学于剑桥大学,学生时代喜爱启蒙主义者伏尔泰和卢梭的作品,形成了民主自由思想和倔强好胜的性格。一八一八年大学毕业,翌年在上议院获席位,即出国旅行,访问了葡萄牙、西班牙、阿尔巴尼亚、希腊和土耳其。一八一一年回国后,两次在议会发表演说,谴责英国政府迫害工人的政策。一八一六年三月,拜伦与妻子分居,对他怀有敌意的上流社会趁机大肆攻击和诽谤,他因而愤然出国。五月抵达日内瓦,与雪莱结交,九月游阿尔卑斯山,十月到达瑞士,十一月定居意大利威尼斯,不久即与意大利民族解放组织烧炭党人发生联系。烧炭党人起义失败后,拜伦于一八二二年赴希腊,参加希腊人民反抗土耳其奴役的武装斗争。一八二四年四月十九日因病逝世,希腊为他举国致哀。
拜伦的创作活动始于大学期间。一八〇七年发表第一篇诗作《懒散的时刻》。二年后写成的诗评论《英格兰诗和苏格兰评论家》,是为了回击当时的权威杂志《爱丁堡评论》对他的处女作的嘲讽。其中提出了诗歌要表达现实生活的激进主张,初次显露出辛辣的讽刺才能和创作锐气。一八一二年,拜伦根据第一次出国观感,写了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第一、二章,发表后名噪一时,誉满全欧。同年问世的政治讽刺诗《“制压捣毁机器法案”制订者颂》,是诗人第一次国会演说后所作。它尖锐地揭露了英国立法者的残忍和法律的反人道,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反映资产阶级剥削制度的杰作。从一八一三年到一八一六年,拜伦写了《异教徒》(1813)、《阿尔比斯的新婚》(1813)、《海盗》(1814)、《娜拉》(1814)、《柯林斯的围攻》(1816)和《巴西里纳》(1816)等六部“东方叙事诗”,以及一组关于拿破仑的政治诗。“东方叙事诗”都以东欧、西亚为背景,描写富有叛逆性格,不惜以生命追求自由的傲世寡合者的形象。在他们的身上,印记着诗人这时期的思想矛盾和精神特征,文学史上由此产生了“拜伦式英雄”之说。拜伦第二次出国,在瑞士期间写了《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第三章,长诗《锡隆的囚徒》(1816)和《普罗米修斯》(1816)。而意大利时期则是他的创作的高峰期。从一八一七至一八二四年的八年中,他写了《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四章,最终完成了这一抒情性叙事长诗;创作了七部诗剧,部分历史剧,大量的讽刺诗以及诗体小说《唐璜》(未完成)。以主人公的名字命题的《曼弗雷德》是诗剧的代表作,诗中离群索居的曼弗雷德在对理性和知识感到失望之后,只求速死,并在临死前拒绝向任何势力屈服,这是“拜伦式英雄”的性格特征的进一步显现。另一部重要诗剧《该隐》(1821),取材于《圣经》中该隐杀弟的故事,但诗人的笔力重在对上帝的指摘和嘲笑,表达了远较《曼弗雷德》有意义的主题。一八二二年发表的讽刺长诗《审判的幻景》,是针对湖畔派诗人骚塞的同题诗而作。诗人辛辣地嘲讽了骚塞和他竭尽谄媚的英王乔治三世,显示出极高的讽刺艺术才能。该诗一向被认为是讽刺诗的典范。《青铜世纪》(1823)是拜伦的又一重要讽刺诗,它直接抨击了“神圣同盟”镇压欧洲革命的维也纳会议,以尖刻的嘲笑语调和富于概括性的文字,刻划了出席会议的反动头目的形象,并揭露了英国资产阶级对外政策的反动实质。拜伦诗歌的巨大社会讽刺力量,在他最后的一部宏篇巨著《唐璜》中得到进一步体现。拜伦的创作曾经是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一面旗帜,他的行动则是对他的诗作的具体实践,这两者在欧洲思想文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二十世纪初,他的作品被介绍到中国,很快引起知识界的感应,这对中国的民主斗争和诗歌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上一篇:拉辛和莎士比亚(1823—1825)
下一篇:拜占廷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