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南亚次大陆政治、经济发生巨大变革时代——列国时代,以新兴奴隶主阶级和新兴官职贵族为阶级基础兴起的宗教学说,是和基督教、伊斯兰教同为世界上最为流传的宗教。公元前六世纪是南亚次大陆社会发生变革的时代、动荡的时代。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严重地冲击着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使各种姓内部发展明显的分化。婆罗门种姓中有些大婆罗门,背离他们所宣扬的恬淡寡欲,崇尚修道,而追求物质享受,聚敛财富;刹帝利种姓中以国王为首的军事贵族,在频繁的战争中获得巨量财富,其势力越来越大,因而他们不愿屈居于婆罗门种姓之下。在两个种姓中也分化出贫穷者,他们不得不靠劳动为生,从事低级种姓的职业。吠舍种姓中分化出以大商人为代表的新兴奴隶主阶层,他们占有很多财富和奴隶。大量的吠舍中的一般公社成员日益贫困化,有些人处境已降到首陀罗的地位。首陀罗种姓中虽也有少数富有者,但绝大多数处在更加恶化的困境中。这样,处在不同地位的社会阶层或集团,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起来反对婆罗门教,反对婆罗门僧侣所坚持的种姓血统论,神创四姓说,要求打破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要求改变现实的不平等地位。这种政治斗争反映在意识行态领域里,就兴起了以反对婆罗门教为主要目标的各种新思潮和新教派,佛教便是其中影响最大的教派之一。据传统说法,佛教的创立者是释迦牟尼(约公元前566-486)。“释迦”是族名,牟尼意即“圣哲”。其本名为乔达摩(姓)·悉达多(名)。相传,他是迦毗罗卫城(在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之子,属刹帝利种姓。按佛教的说法,他二十九岁时,弃家修行,七年后自称得道。此后传教于恒河流域四十余年。八十岁时死于拘尸那迦的跋提河畔。关于释迦牟尼和他出家得道成佛的传说是后人虚构的,传说中的释迦牟尼可能是当时的一个传道者。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说,意即四真理。四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苦谛是说人生中的诸种痛苦,即所谓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受别离和五蕴感。集谛是说明人生诸种痛苦的原因。佛教认为“欲爱”是产生“苦”之因。在佛教看来,人有欲爱就要有所求,有所求就有行动,有行动就会“造”业,一造业就要产生果报,有果报必将产生轮回,一轮回又要重新受苦。灭谛是讲灭苦因。要消灭痛苦必须灭欲爱,欲爱灭就不会造业,不造业就无果报,无果报就无轮回,人则得到解脱,从而达到无我而入涅槃(不生不死)的境地。道谛是说明修道的主张和方法,即八正道:“正见”(信仰正)、“正思维”(决心正)、“正语”、“正业”(行为正)、“正命”(生活正)、“正精进”(努力正)、“正念”(思念正)、“亚定”(精神集中、禅定正)。佛教的“四谛”说,向人们展示的现实世界是一个苦难的世界。为使人们摆脱现实的苦难世界,佛教向人们提出断欲爱以求解脱的四个所谓真理,以使在苦难世界中挣扎的劳动群众摆脱苦海。但是劳动群众所得到的只是精神上的“安慰”,只能是屈就于现实的不平等地位,把希望寄托在虚无飘渺的来世。因此,四谛说实质是在麻痹人民的思想,涣散被压迫群众的斗志,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早期佛教提出的“众生平等”的口号,在当时具有反对婆罗门教及其维护的种姓制度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被压迫人民的要求。但是,这种“平等”是宗教领域里的平等,绝非现世间的平等,因而是虚伪的,这对统治阶级也是有利的。
上一篇:旧约
下一篇:早期共产党人的文学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