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拉菲莫维奇,亚·绥(1863—1949) 苏联作家。生于顿河哥萨克军官家庭。一八八三——一八八七年在彼得堡大学数学物理系学习期间,接近革命组织。一八八七年因受列宁的哥哥刺杀沙皇案件的牵连,被沙皇政府逮捕、流放。作家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发表作品,最初发表的短篇小说取材于流放时期的生活,反映了人民在沙皇统治下的苦难,如《在冰块上》、《在木筏上》、《冰雪荒漠》(1890)等。《扳道工》(1891)是篇揭露资本主义对劳动人民压榨的优秀作品。一九〇二年迁居莫斯科与高尔基相识,成为“知识”丛刊撰稿人,在一九〇五年后发表有一系列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贫困生活和革命愿望的短篇小说和著名的长篇小说《草原上的城市》(1912)。十月革命后,积极投身布尔什维克的革命工作,引起资产阶级敌人的仇恨和一些作家的不满,但对于很多革命作家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一九一八年加入俄共(布)。在国内革命战争年代,作家作为《真理报》的军事记者亲赴前线,写了大量的通讯报道。在这一时期的创作受到列宁的高度评价。经过长期的艺术探索,绥拉菲莫维奇完成了《铁流》这部苏联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作品构思于一九二一年,一九二四年完成。这部作品描写了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一支达曼军在郭如鹤的率领下,在白匪军围追堵截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中越过高加索山寻找红军主力的过程。作品突出了革命对人民群众的改造的主题。领导人郭如鹤在领导群众行军过程中不仅要击退白匪军的猖獗进攻,克服各样自然界的困难,还要和人民群众内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作不妥协的斗争。他用布尔什维克铁的纪律,使这支原来涣散的队伍变成团结一心,有强大战斗力的铁军。作品成功地塑造了革命的新人形象。郭如鹤是群众中的英雄,他和群众血肉相连,郭如鹤的力量来源于革命的新思想。作品通过郭必诺的形象进一步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整个行军过程犹如一所“学校”,它使这位老太婆从个人生活的狭隘天地中解放出来,扔掉坛坛罐罐,表明了她思想上的解放。这部长篇小说在艺术手法上也有很大的成就。它克服了公式化、概念化,写了人在革命改造中的深刻变化,描写了不同人的复杂心理。本书于一九四三年获斯大林文学奖金。《铁流》早在一九三一年就由曹靖华译成中文,鲁迅在译本序中称赞它是“鲜艳的铁一般的鲜花”。绥拉菲莫维奇曾有过创作以《斗争》为总题目的长篇史诗的宏愿,但终于未能实现。这部史诗是把《铁流》作为其中的一部分的。虽然史诗没有问世,但是从他后来的一系列小说、特写、札记中作了分散的反映。它们的中心思想是写苏维埃人革命意识的觉醒,写一代新人在劳动中和革命影响下的成长。用作家自己的话来说是“人改变了国家的面貌,而他自己也变得使人认不出来了”。在三十年代写了反映农业集体化的特写集《在顿河草原上》(1931)。在卫国战争期间,虽然已是高龄,仍亲赴前线采访。《这不是奇迹》是这一系列文章的总题目。作家于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九日在莫斯科逝世。
上一篇:结构主义文艺批评
下一篇:绥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