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吉尔(公元前70—19)为古罗马诗人。生于农民家庭,幼年时在父亲的田庄过着农家生活,后被送到罗马等地学习修辞和哲学。内战时期回到故乡,开始创作诗歌。内战结束后屋大维为了犒赏退伍老兵曾把维吉尔家乡一带农民的土地充公,维吉尔一家被迫离家。不久,由于朋友们的帮助,屋大维又把土地归还给他家,从此维吉尔就归属于屋大维一派。他用十年的时间创作了著名史诗《埃涅阿斯纪》之后,准备再用三年时间修改,为此他于公元前十九年去希腊、小亚细亚学习和实地考察。途中染热病,回到意大利,即于同年九月二十一日逝世,葬于那不勒斯。诗人墓志铭中的一行诗句概括了他一生创作的基本内容:
……我歌唱过放牧、农田和领袖。
维吉尔最早的重要创作为《牧歌》十章,大概都写成于公元前四十二年至三十七年间。这些牧歌采用牧羊人对歌或独歌的方式描写田园生活,抒发个人喜怒哀乐的感情和对美好理想的迫求;一部分牧歌描写了贫困的农村生活,反映了中小土地所有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大奴隶主的不满情绪。维吉尔的第二部重要作品为《农事诗》四卷,发表于公元前二十九年。这部长诗的创作用了七年的时间,内容与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的《工作与时日》类似。四卷分别描写种田、园艺、畜牧和养蜂的情景,写出了节令与农事的关系,赞美了农业劳动,说“劳动能战胜一切”,并赋予劳动以动人的诗意。这是对内战之后奥古斯都振兴农业政策的积极配合。维吉尔用最后十年时间创作了他的代表作《埃涅阿斯纪》(又译《伊尼德》)。这部史诗共十二卷,将近万行,以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为题材,描写了传说中罗马人的祖先、特洛亚英雄埃涅阿斯的冒险经历。前六卷摹仿《奥德赛》,主要描写埃涅阿斯在特洛亚毁灭之后七年间海上漂泊的生活,其中写了他与迦太基女王狄多的爱情悲剧。埃涅阿斯虽然也爱狄多,但为了完成寻找意大利的使命,他拒绝了狄多的爱情,毅然离去。狄多极度悲伤,自焚而死。后六卷摹仿《伊利亚特》,主要描写埃涅阿斯到意大利之后一系列战斗生活。最后拉丁族首领战死,埃涅阿斯成为这片土地的新主人。史诗精心塑造了埃涅阿斯的艺术形象,成为罗马贵族的理想人物。他虔诚、勇敢、机智、大度、克制、仁爱,有着明确的目的,受到神的佑护。史诗通过英雄人物埃涅阿斯的活动,歌颂了罗马的光荣历史,赞扬了罗马的帝国制度,并企图以“王权神授”的观念来巩固奥古斯都的统治。史诗故事性和政治倾向性较强,使用了象征、梦境、预言、暗示、讽喻等手法,注意了细节真实和人物的心理刻划。这部史诗没有人民口头文学的特点,是欧洲“文人史诗”的开端,它使古代史诗在人物形象、结构和诗歌格律方面进一步获得定型。维吉尔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一个关键地位,为荷马之后第二位最重要的史诗诗人。在整个中世纪享有特殊的尊崇地位,但丁曾把他当作自己的导师。文艺复兴以后许多诗人以他的史诗为范本。
上一篇:维加,洛·德
下一篇:维尔特,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