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的历史几乎与美国自由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开始。真正的民族文学,形成于独立革命时期。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当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已经进入全盛时期,美国文学仍处在浪漫主义占主导地位的阶段。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欧文、库柏等,他们的作品富有瑰丽、神奇的美洲大陆的色彩,突出表现了民族生活或民族历史的主题。十九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随着爱默生(1803-1882)、爱伦坡、朗费罗、霍桑、麦尔维尔、惠特曼等一大批作家和诗人登上文坛,美国民族文学进入新的繁荣时期,浪漫主义文学达到全盛。爱默生的《散文选》第一集(1841)、第二集(1844),大张超验主义,提倡“打倒权威”,“相信自己”;号召人们摈弃依靠神的启示来认识世界,而靠“自我”的“直觉”去直接同自然界建立联系;呼吁描写美国的主题,创立美国的风格。爱默生的创作和理论富有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同时也突出了“自我中心”和绝对精神观念。他的内容丰富的超验主义思想体系,为美国浪漫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是“民主诗人”惠特曼。他的诗作气势恢弘,情感炽烈,全面反映了美国在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及人们的精神世界,对美国文学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起到明显的先导作用。
在浪漫主义盛行的同时,现实主义文学也在萌生和成长。南北战争前夕,在反对蓄奴制的斗争中产生的废奴文学,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奏。斯托夫人的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以对蓄奴制社会的强有力的批判和控诉,动摇了小说方面占统治地位的浪漫主义传统,为十九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继承斯托夫人和惠特曼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马克·吐温成为十九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最主要的代表。他的作品在更广阔的背景上反映了美国的社会现实,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和腐败,其批判锋芒,直指肮脏的资产阶级政治。十九世纪末,美国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日益丑恶的现实动摇了人们对美国社会的乐观主义,继马克·吐温之后,美国文坛又涌现出诺里斯(1870-1902)、克莱恩(1871-1900)、欧·亨利等一批现实主义作家。诺里斯的代表作《章鱼》(1901),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农业的美国被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所吞没的历史过程,这是美国文学史上较早的描写垄断资本残酷掠夺农村的作品。克莱恩的描写贫民窟和妓女生活的小说《街头女郎梅季》(1893),是美国文学中最早描写这类题材的作品,它对揭露美国社会道德的堕落和精神空虚具有一定意义。他的代表作《红色英勇勋章》(1895),真实地描写了南北战争中士兵的情绪,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反战小说颇有影响。
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发展及各个阶段的风貌,与整个社会情况的变化发生着最密切的联系,又从不同的侧面和层次,展示了具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力量和最复杂的社会矛盾的美国现实生活的广阔情景,刻记着社会心理演变的轨迹。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反映,是“迷惘的一代”的出现。多斯·帕索斯(1896-1970)的小说《一个人的开始——一九一七年》(1920)和《三士兵》(1921),最早表现出“迷惘的一代”的思想倾向。随后又有海明威的《在我们的时代》、《太阳也升起了》以及福克纳的《士兵的报酬》等作品相继问世。二十年代末,海明威的代表作《永别了,武器》发表,大大扩展了这一文学流派的社会影响。“迷惘的一代”作家大多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青年人,受帝国主义战争宣传的欺骗,他们曾怀着抱负与理想奔赴欧洲战场。但战争中的残杀、恐怖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苦难,不仅损害了他们的肌体,也破碎了他们的心灵,冷却了他们的生活热情。于是,用近乎麻木的语气来描述战争的毫无意义,表现年轻一代被扭曲了的精神状态和痛楚心境,就成了这一类青年作家的创作主题。“迷惘的一代”从抗议帝国主义战争出发,进而否定了资产阶级传统的价值观念,但浓厚的悲观绝望情绪和玩世不恭的冷漠态度,使他们的作品不可能给人以积极的行动力量。
一、二十年代进步文学的主流,主要体现在杰克·伦敦和德莱塞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中。杰克·伦敦以一系列具有深刻社会悲剧性的现实主义力作,向窒息文坛的“斯文传统”发起冲击,打破了凝固文坛的维多利亚时代浮华文风的坚冰。德莱塞更明确地表示:反对“专写甜蜜、美好、成功和善良”,立志要“从本能和观察出发,表现生活中巨大的和悲剧的方面。”他的一系列著名作品,粉碎了经过粉饰的温情脉脉的美国的形象,将其不断制造罪恶和不幸的阴暗面昭示于众,德莱塞因此而成为描写美国悲剧的伟大作家。他的“沉重、粗鲁的脚步”,“穿过谎言的原野,开拓出一条路来”,即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新的发展道路。
与德莱塞同一时期的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有厄普敦·辛克莱(1878-1968)、辛克莱·刘易士(1885-1951)等。刘易士在战前初试笔力,二十年代进入创作盛期。由于“描述的刚健有力,栩栩如生和以机智幽默创造新型性格的才能”,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的美国作家。
现实主义文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随着人们对资产阶级文明的怀疑与失望情绪的蔓延,源于西欧的现代主义思潮涌进了美国文坛。以庞德为代表的意象派,首先从诗歌领域表现出现代主义的创作倾向。意象派从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出发,强调把诗人的感受和情绪全部隐藏到具体的意象之后,不去探求事实之间的本质联系,更不去阐发这些联系的社会意义,而以“串连意象”的“自由诗”,去表现“世界混乱性”。意象派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明显受到法国高蹈派和象征派的美学理论的影响,并通过翻译和研讨中国古典诗词,日本俳句,创造出一些独有的表现手段。作为一种文学思潮,意象派存在时间并不长,但它对美国现代诗歌运动的影响至今犹存。表现主义是继意象派之后,出现于美国戏剧领域的现代主义潮流。代表作家奥尼尔的剧作,标志着美国现代戏剧的最高成就。象奥尼尔开创美国现代戏剧一样,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的创作标志着美国现代小说的发轫。他的主要作品通过描写沉闷的小镇生活,表现了病态、骚动的美国社会,其中内心独白和心理分析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可以看成美国“意识流”小说的先驱。在他的影响下,福克纳以纯熟的“意识流”手法,写尽了他心目中南方社会的变迁,并延展地表现了现代西方知识分子普遍的精神苦闷和人生思考。福克纳对小说写法的革新,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二十年代末,美国现代文学酝酿着重大变化。一九二九年席卷全国的特大经济危机,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对现实的不满,抗议和寻求新的社会出路,成了普遍的社会心理。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约翰·里德开创的美国左翼文学运动发展迅速,与欧洲文坛“红色三十年代”遥相呼应。到了一九三四年,左翼作家组织已经拥有一千二百名会员,出现了高尔德(1894-1967)、马尔兹等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德的《没有钱的犹太人》(1930)、马尔兹的长篇小说《潜流》(1940),代表了美国无产阶级文学的最高成就。左翼文学运动影响了在文坛上已经确定了地位的作家,推动他们面向人民,面向现实生活,写出了不少优秀的抗议小说。多斯·帕索斯的《美国》(1930-1936)三部曲,广泛地描写了本世纪头二十年的社会生活,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遭遇,成为抗议小说的杰作。
三十年代后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迫在眉睫,左翼文学队伍开始分化,一部分人走向倒退甚至反动,但执着于进步方向的也大有人在。在一些左翼作家和富于社会正义感的知名作家笔下,出现了新的题材和主题。约翰·斯坦贝克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愤怒的葡萄》,描写了美国破产农民的悲剧及他们的反抗斗争,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危机。海明威在这一对期的创作,摆脱了“迷惘”的思想情绪,增强了社会意识。他的《第五纵队》和《丧钟为谁而鸣》,是现代欧美文学中反映西班牙内战的两部优秀作品。此外,丽莲·海尔曼(1905-)的《守望莱茵河》(1941)、刘易斯的《不能在这里发生》(1936)也是反法西斯的著名剧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五十年代麦卡锡政治高压时期的沉寂,美国文学由复苏到活跃,在活跃中出现骚乱。各种流派此起彼伏,各种艺术手法竞相试验,翻新,使文坛呈现令人眼花缭乱的局面。五十年代中、后期风行一时的“垮掉派”文学,是对沉闷的政治空气和学院派“高雅”文化的病态反叛。六十年代中期继之而起的“黑色幽默”文学,以荒谬可笑的喜剧形式对当代美国社会进行了独特的反映,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但浓厚的悲观绝望情绪和艺术上过份追求怪诞,往往削弱了作品的社会意义。与“黑色幽默”存在血缘关系的是荒诞派戏剧。美国荒诞派师承欧洲,但又与美国文学传统相联系。代表作家是爱德华·阿尔比(1928-),他在《砂箱》(1960)、《美国之梦》(1961)、《谁怕维吉尼亚·伍尔夫?》等剧作中,竭尽采用荒诞不经的表现手法,表现资产阶级的精神空虚和岌岌可危的末日感。但他和奥尼尔一样,把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人的处境,与数个人类处境等同起来,必然导致历史虚无主义和悲观绝望情绪。
战后至今,在美国现代文学潮流中崭露过头角的还有诸如“新超现实主义”、“具体派”诗歌,“新批评派”、“结构主义批评”等形形色色的文学派别和批评派别。它们在文坛上来去匆匆,更替频繁。经过六、七十年代的集中试验以后,现代主义文学似乎出现了停滞和衰落的征兆,而在逆境中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传统文学开始复兴。即使在现代主义盛行时期,许多作家也没有放弃探索适于表现特定思想内容的创作方法,由此出现了各种艺术方法和表现技巧的交替并用,推动了创作的长足发展。犹太作家在这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七十年代后期,代表西方较新思想的贝娄和属于意第绪文化传统的辛格,杂揉现实主义,虚幻神奇的超自然描写和各种现代主义表现技巧,写出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犹太文学作品,相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这不仅说明了犹太文学在美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从宏观上反映了美国文学多元化交叉发展的特点。
上一篇:美国开国三杰
下一篇:美国独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