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托·斯(1888—1965),英国诗人,批评家。生于美国一砖瓦商人家庭。大学毕业后到欧洲大陆。先在巴黎索尔本大学研究哲学、文学;听过柏格森讲课,接触了波特莱尔、马拉美等人的诗歌。一九一一年去德国慕尼黑,完成长诗《普罗弗洛克的情歌》(1915)。这首长诗描写一个上流社会的碌碌无为的青年在追求爱情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不久,回美国,在哈佛大学哲学系任教并学梵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到牛津大学学希腊哲学,同时与艾兹拉·庞德合作发起意象派诗歌运动。后定居德国,任银行职员、杂志副主编等职。在此期间,积极从事诗歌创作和理论著作,出版作品《诗集》,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评论集《圣林》等。一九二二年被聘为高级文艺杂志《标准》主编。著名长诗《荒原》(1922)即在该杂志发表。《荒原》是后象征派以及整个现代派文学的代表作。它用象征欧洲社会文明崩溃的“荒原”的形象,从各个方面揭露了小市民生活的卑俗猥琐,精神世界的萎靡枯竭,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文明的危机。长诗共分五章。第一章《死者葬仪》,展示作为欧洲文明危机象征的荒原形象,并揭露现实的庸俗丑恶;第二章《对奕》,把上流社会妇女的淫糜生活和下层酒巴间生活相对照,显得同样低级无聊;第三章《火诫》写情欲之火毁灭了真正的爱情和生命;第四章《水里的死亡》,暗示死是不可避免的;第五章《雷霆的话》,又回到荒原的主题,并宣扬“给予、同情、克制”的宗教观念,错误地认为,只要皈依基督教就可以摆脱危机。拯救人的灵魂,使“荒原”焕发生机。《荒原》基本采用无韵的自由体,通过丰富的联想和蒙太奇手法,把不同时代场景的事件、人物熔为一炉,有力地表现了主题,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荒原》的发表给诗人带来国际性的声誉。一九二六年,艾略特加入英国国籍和英国国教会。三十年代,他的创作进入后期,悲观主义情绪有所发展,宗教倾向更甚,集中体现在长篇组诗《四个四重奏》(1935-1941)、《大教堂谋杀案》(1935)等作品中。一九四八年,艾略特获诺贝尔奖金。艾略特是后象征派诗歌代表诗人和新批评派的理论奠基人。对二十世纪现代派诗歌和文艺批评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上一篇:艾特玛托夫,钦
下一篇:艾芜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