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1939年苏联发动一场肃反运动,牵连和错杀了一批无辜干部和群众,犯了扩大化错误,给苏联的思想政治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苏联的肃反运动是从基洛夫被暗杀开始的。基洛夫是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列宁格勒州委书记,是一位党内外深孚众望的领导人。1934年12月1日,他在列宁格勒斯莫尔尼宫的办公室里被一名叫尼古拉也夫的凶手开枪刺杀。这件事震动了全国,各地纷纷集会,要求查明案情,严惩凶手。斯大林亲自审问了凶手。为了对付暗害和破坏活动,苏联刑法作了如下修改:侦查恐怖活动案件不得超过十天;有关结论于开庭前一天交给被告:判决一经作出,不得上诉,不得教免;极刑立即执行。以雅哥达为首的内务部对基洛夫案件进行了侦讯。不久,根据尼古拉也夫的供称,逮捕了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十六名前反对派分子。尼古拉也夫于12月29日被判死刑。1935年1月,苏联最高法院对季诺维也夫等人进行第一次审讯,确定他们的罪名是在托洛茨基指使下,组织“列宁格勒总部”、“莫斯科总部”地下反革命组织,阴谋暗杀斯大林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策划杀害了基洛夫。法院判处季诺维也夫有期徒刑十年,加米涅夫五年监禁。被告拒绝认罪。1936年8月进行第二次审判,被告承认罪行,被判处死刑,十六人于8月25日被枪决。9月,雅哥达因对敌斗争不力被叶若夫取代。不久,苏联全国掀起了一场“揭发和铲除人民敌人”的运动,即肃反运动。
1937年3月,斯大林发表《论党的工作缺点和消灭托洛茨基两面派及其他两面派的办法》一文,提出了阶级斗争新公式:苏联愈向前发展,国内的阶级斗争就愈来愈尖锐;只要资本主义包围还存在,外国谍报机关就一定会向苏联派遣间谍、暗杀分子,并窃占重要职位;托洛茨基分子已不是工人阶级政派,而是受外国间谍机关雇用的匪帮。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清洗、镇压的规模迅速扩大,1937年达到高潮。1937-1938年间,审理了以老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皮达可夫、拉狄克为首的“反苏托洛茨基中心”,以苏联元帅、国防副人民委员图哈切夫斯基为首的“反苏军事中心”,以前政治局委员布哈林、前人民委员会主席李可夫为首的“右派——托派反苏联盟”,并以“人民公敌”罪名判处这些人员死刑,立即执行。此外,还审讯了科西奥尔等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组成的“平行的布哈林中心”,以叶戈罗夫元帅等组成的“平行的军事中心”,但这两个“中心”的成员至死不承认自己有罪。
这场肃反运动混淆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党内不同意见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和处理这两类矛盾的不同方法,逮捕和杀害了一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牵连了许多普通党员和公民。肃反扩大化的错误给苏联人民的思想政治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使党内和国内政治生活的不正常状况更趋恶化。1939年1月,联共(布)中央发出命令,要各地党组织避免“过分警惕”,要接受无辜受害者的申诉。斯大林在3月举行的联共(布)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总结报告中也承认:“决不能说,在进行清洗时,没有犯过严重的错误。遗憾的是,所犯的错误竟比原来预料的还多。毫无疑问,我们今后已不再需要采用大批清洗的方法了。”从此以后,肃反运动趋于结束。
上一篇: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下一篇:苏舜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