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战国末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名况,号卿,又称孙卿,世称荀子。赵国人。游学于齐国稷下学宫,任稷下学官,三为“祭酒”。曾到过秦国和赵国,后至楚国,做过楚国的兰陵令。他推崇孔子,反对思孟学派。其著作,现存《荀子》一书,是研究他的思想基本材料。
荀子在哲学思想上总结和发展了先秦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无神论的思想,主张“明于天人之分”,把天(自然)和人(社会)区别开来。认为天就是自然界,自然界有它自己的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论》)肯定宇宙运行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礼论》)。指出天地结合而产生万物,阴阳的交互作用而引起事物变化,这是自然界自身的运动,“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为天职。”(《天论》)天职,即指自然界自身的职能,它从根本上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同时还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强调人定胜天,“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同上)。意思是说,与其尊崇天而仰慕它,不如蓄养万物以控制它,与其顺从天而歌颂它,不如掌握它的规律而利用它。认为人可以征服自然界,利用自然界。“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同上)。强调贫富全在人为,“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礼论》)在他看来,“天能生物”,“地能载人”,这是自然界的事情,人能“辨物”,“治人”,这是社会的事情。天与人各有所能,又各有所不能。指出要真正做到“制天命而用之”,就要“明于天人之分”。只有“明于天人之分”,才能“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天论》)但又说宇宙运行,“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王制》),具有循环论的倾向。在认识论上提出入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他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解蔽》)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可知论。还强调认识必须依靠于人的感觉器官(天官),“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天论》)认为认识客观事物,要通过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相接触,产生感性认识。同时主张用“心”进行思维,说“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为天君。”(同上)指出“心”对于感官有统帅和支配的作用。通过“心”的“征知”的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进行验证。认为“心”必须“虚壹而静”,才能有正确认识。他承认思维源于感觉,感觉是获得知识的出发点,而单凭感觉也会造成错觉。鬼神观念就是人的错觉造成的。人在“感忽之间,疑玄之时”将一些假象错觉当作真实存在了。因而主张“凡观物有疑,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吾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也。”(《解蔽》)就是说,在感觉不清或思想不清时,都不要轻易下判断。他重视理性认识的作用,但又错误地强调理性思维,夸大“心”的作用,把“心”看作“出令而无所受令”,可以离开感觉经验,不受物质条件的制约,走上了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歧途。主张“性恶论”,反对孟子“性善论”。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认为人性“好利”、“疾恶”,就会产生暴乱,要以“师法之化,礼义之道”进行教化,才可以为善。他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在政治上提出“礼治”和“法治”相结合的思想。坚持孔子“正名”主张,强调名实相符,不能以名乱实,以实乱名,“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正名》)。在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开源节流。实行“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富国》)的轻徭薄赋政策。
荀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史有卓越贡献。他总结和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哲学传统,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成果,正确地解决了天人关系,提出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思想。尤其是“制名以实”的思想,包含着丰富的逻辑理论,对于逻辑思想发展有很大影响。
上一篇:茹志鹃的短篇小说
下一篇: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