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唐代儒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进士,任监察御史,以事贬为阳山令。赦还后曾任国子博士、邢部侍郎等职。又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諡文,世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推崇孔孟,力排佛老。他根据“华夷之辩”,以为佛教是“夷狄之法”,无君无父,违反“先王之教”。公元819年上《谏迎佛骨表》,指出“事佛求福,乃更得祸”,主张将佛骨“投诸水火”,以“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作《原道》,宣扬儒家仁义道德。创“道统”说,强调自尧舜至孔孟有一个一脉相承的“道统”。孟轲死,道统中断,他以孔孟之后的道统继承者自居,以传道为己任。道统说对宋儒影响较大。在哲学上,他是一个唯心主义天命论者,认为天能“赏善罚恶”,决定人事,“贵与贱,祸与福,存乎天”(与卫中行书》)。宣扬“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认为上品的人性天生是善的,下品的人性天生是恶的,两者都不能改变,只有中品的人性才可上可下,可以改变的。但在《师说》中,他又承认“人非生而知之者”,并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合理见解。他还鼓吹圣人(君主)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认为“如古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原道》)主张“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同上)韩愈著有《韩昌黎集》,其中哲学代表作主要有《原道》、《原性》、《与孟尚书书》、《谏迎佛骨表》等。
上一篇:韩愈
下一篇: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