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曲哲 【本书体例】
顺治初,京师有卖水人赵逊者,未有室,同辈醵(jü据)金谋为娶妇。一日于市中买一妇人归。去其帕,则发毵毵(sān三)白,居然妪也。逊曰:“妪长我且倍,何敢犯非礼?请母事之。”居数日,妪感其忠厚,曰:“醵钱本欲得妇耳,今若此,反为君累,且奈何?吾幸有藏珠一囊,纫衣中,当为君易金娶妇以报德。”
越数日,于市中买一少女子。入门见妪,相抱痛哭,则妪之女也。盖母子俱为旗丁所掠而相失者,至是皆归逊所。妪即为之合卺成礼。
妪又自言洪洞人,家有二子,今尚存珠数颗,可鬻之为归计。乃携婿及女俱归。二子者固无恙,一家大喜过望。妪乃分其产,同居终其身。人以为逊忠厚之报云。
(选自《香祖笔记》)
顺治初年,京师有一个卖水的人叫赵逊,没有娶妻。于是同辈好友凑钱设法为他娶妻。有一天在街市上买了一妇人回家。当他去掉妇人头上的帕子时,发现她头发已白了,居然是个老太婆。逊对她说:“老人家,你年龄快比我长一倍,我怎敢无礼?请让我把你作为母亲对待。”这样住了数日后,老太婆被赵逊的忠厚所感动,对他说:“凑钱本是为了娶妻,如今这个样子,我反成为您的累赘,如何是好?我幸好还藏有一小袋珍珠,缝在衣服里面,我决定换成银子为您娶妻,以报答你的恩德。”
过了数日赵逊在街市上买了一个少女回来,进门见到老太婆,二人相抱痛哭,她就是老太婆的女儿。原来,母女二人一起被清兵抢掠时互相失散,到如今都来到赵逊家,老太婆立刻为她二人成了婚。
老太婆又说自己是山西洪洞县人,家中有两个儿子,现在手中还保存有珠子数颗,可卖掉作为回家的旅费。于是她携带着女婿、女儿一起回到家,见两个儿子都没出什么事,一家人都十分欢喜。老太婆把自己的财产也分一份给赵逊,并和赵逊一同居住,直到死去。
大家都说这是赵逊忠厚的报答。
这篇通过卖水人赵逊娶妻的事,赞颂了他勤劳、忠厚、善良的品质和穷苦人之间真挚、纯朴的感情。当卖水人好不容易从市上买一妇人回到家,却发现是一白发老太婆时,他没有暴虐,没有埋怨,立即对老太婆说:“妪长我且倍,何敢犯非礼?请母事之。”话说得十分诚恳、朴实,充分表现了他的忠厚、善良。正因为赵逊这样忠厚,所以才深深感动了老太婆,使她拿出自己的藏珠,重新给赵逊买妻,又引出下面的故事。通过二人的对白,表达了两颗美好善良的心。
这篇作品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了“巧合”的手法。文中写赵逊前后两次买回的妇人正好是母女俩,这就是一种巧合。但这种巧合有坚实的社会基础,是真实可信的。文中“盖母子俱为旗丁所掠而相失者”这句话,就很清楚地揭示出这种巧合的原因与必然性。正因为老太婆与女儿遭到清兵的抢掠失散,无依无靠,因而才卖身,也因而都被赵逊所买,这样母女二人才得以重逢。她们的巧合重逢可以说是充满着血泪的。“巧合”手法在这里的运用,可说是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既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愿望,也揭露了清朝军队的残暴,深化了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上一篇:交河乡民
下一篇:京西店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