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淮南 【本书体例】
杨慎(1488——1599),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明正德间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世宗时,谪戍云南永昌。《四库全书总目》谓杨慎“博览群书,喜为杂著,计其平生所叙录不下二百种”。后人辑有《升庵集》、《陶情乐府》。
有告荒者,官问:“麦收若干?”曰:“三分。”又问:“棉花若干?”曰:“二分。”又问:“稻收若干?”曰:“二分。”官怒曰:“有七分年岁,尚捏称荒耶!”对曰:“某活一百几十岁矣,实未见如此奇荒。”官问之。曰:“某年七十余,长子四十余,次子三十余,合而算之,有一百几十岁。”哄堂大笑。
(选自《丹铅杂录》)
有一个人向官府报告灾荒的情况,官吏问:“麦子收成怎样?”告荒者说:“只有三成。”官吏又问:“棉花收成怎样?”告荒者说:“只有二成。”官吏接着问:“稻子收成怎样?”告荒者说:“只有二成。”官吏生气地说:“一年有七成收获,你还捏造谎言,说是荒年!”告荒者说:“我活了一百多岁,实在未见到如此严重的荒年。”官吏不相信他有这么大岁数?告荒者就说:“我七十多岁,我大儿子四十多岁,二儿子三十多岁,合起来算,就是一百多岁。”众人听了大笑不止。
《告荒》的故事很简单,可是通篇都闪烁着农民的智慧光芒。作品形象地向人们展示:“肉食者鄙”,卑贱者最聪明的道理。
全篇的文字,由对话组成。作者不加描写与渲染,靠人物自己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征。语言幽默,富有讽刺意味。官吏的语言,平淡枯燥,是他昏聩无能的反映;而农民思想敏锐,谈吐诙谐。当昏官用三种作物收成相加,增大农业收成,否定农村灾荒的存在时,农民用官吏算帐的方法,来计算自己的岁数,巧妙地批评了官吏的谬误,使官吏哑口无言。
讽刺小说,是现实生活中讽刺的反映。在明代社会里,官吏愚而无知,是司空见惯的,不足为奇,因此,小说不仅讽刺了《告荒》篇中的官吏,而且,也是对明代封建官僚体制的讽刺。
上一篇:吴郡卒
下一篇: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