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孟邻 【本书体例】
陈康祺
陈康祺(约为清末同、光时人),字钧堂,浙江鄞县人。曾官郎中,师法钱大昕、俞正燮,博学多识,尤熟悉清代掌故。有笔记《郎潜纪闻》,共42卷,分初笔、二笔、三笔三部分,多述清代典章制度和政治、文学情况。尚有《燕下乡脞(cuǒ)录》等著作。
顺治戊戌状元孙承恩,常熟人也。先是,承恩弟旸,举丁酉北闱,以事遣戍。
胪(lú芦)传前一夕,章皇帝阅承恩卷,其颂语有云:“克宽克仁,止孝止慈”,王甚称赏。拆卷见其籍贯,疑与孙旸一家,遣学士王熙疾驰出禁城,至承恩寓面询。
学士故与承恩善,因语之故,且曰:“今升天沉渊,决于一言,回奏当云何?”承恩良久慨然曰:“祸福,命耳,不可以欺君卖弟。”学士叹息,既上马,复回顾云:“得毋悔乎?”承恩曰:“虽死无悔。”学士疾驰去。
章皇帝秉烛以待,既得奏,尤喜其不欺,遂定为一甲第一。
(选自《郎潜纪闻》原无标题)
顺治戊戌年(1658)的状元孙承恩,是常熟人。当初,承恩的弟弟孙旸,于丁酉年(1657)应顺天乡试中举,后由于犯罪而被流放守卫边疆。
在皇帝传旨召见新科进士的前一天,章皇帝(顺治帝)察看承恩的试卷,卷中颂辞有“克宽克仁、止孝止慈”的句子,皇帝很欣赏,连声称好。拆开卷子,看见他的籍贯,疑心他与孙旸是一家,就派学士王熙飞快地骑马奔出紫禁城,到孙承恩的住所当面询问。
学士过去与承恩有交情,于是就告诉他这件事的原因,而且说:“现在你是直步青云,还是堕入深渊,都取决于你这一句话,回答皇帝的话应当怎样说呢?”承恩感慨了很长时间说:“是祸是福,都是‘命’中注定的,不可以欺骗君主、出卖兄弟”。学士不禁叹息,上马之后还回过头来说:“不后悔吗?”承恩说:“即使死了也不后悔”。学士飞快地奔驰而去。
章皇帝正点着蜡烛在宫中等待,得到了回奏后,特别欣赏承恩不欺骗君主,于是决定他为状元。
这篇在小故事中表现孙承恩的诚实品格,因此,情节的叙述就至关重要了。故事虽短,但情节包含了起始、开端、发展、高峰与结局各个部分,貌似平淡,其实却是曲折、惊险、紧张。
小说开始说了一句:“承恩弟旸,举丁酉北闱,以事遣戍”,这似乎不经意的一笔却是重要的伏笔,它为以后孙承恩在中状元问题上的曲折过程作了铺垫,可说是序幕。故事开端颇为乐观,顺治帝“阅承恩卷”,起始大喜,承恩中状元一事似乎已一锤定音。却不料皇帝想起承恩可能与孙旸一家,情节陡转,似乎前景不妙,读者心中也不免为之一沉。紧接着,学士到承恩处询问,并告诉他是“升天”还是“沉渊”,全在于这一回答,这无疑是告诉读者,若与孙旸没有亲属关系,则“升天”中状元;若确属亲属,则不仅不能中状元,恐怕还有株连之罪。当承恩承认事实后,在读者看来,情节已走上绝境,不禁为之扼腕叹息。另外,作者在文中的两次提到学士“疾驰出禁”与“疾驰去”,而且写学士一再询问承恩后不后“悔”,就更加重了事件的严重性,从而使情节显得极为紧张。等读到“章皇帝秉烛以待”时,读者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中,以为承恩大难将至。却不料情节陡然一转,豁然开朗,皇帝大为高兴,不仅不治罪,反而决定了孙承恩为状元,完全出乎读者意料,但承恩以“不欺”品格博得皇帝信任,却又在情理之中。小说行文曲折,却又一气呵成,引人入胜,人物性格也就显现出来了。
小说在写人物方面也很有特色。作者将学士的话与孙承恩的态度两相比较,表现他的“不欺”品德:一边是学士“与承恩善”,所以处处替他着想,苦苦相劝,不仅“语之故”,而且提醒他“回奏云何”,甚至上马后,还回头再劝,态度越来越诚恳;一边却是孙承恩先“良久慨然”,继之表示“虽死无悔”,态度越来越坚决。两相对照,表现出孙承恩的诚实品格不为任何危险所动。越是危险,越是显出诚实本色。这是本篇作品刻划人物的高明之处。
上一篇:孙传庭审孝子事
下一篇:孙钰胜日人于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