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新凤 【本书体例】
文莹
文莹(生卒年不详),字道温,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僧人。善作诗,与苏舜钦为诗友。著有《湘山野录》三卷,《玉壶清话》十卷。前者既有对当时社会现实人物事件的记述,也有不少传闻异说。后者则偏重于辑录当代史料、朝廷故实。
安鸿渐有滑稽清才,而复内惧。妇翁死,哭于柩,其孺人素性严,呼入繐(suì岁)幕中诟之曰:“汝哭何因无泪?”渐曰:“以帕试干。”妻严戒曰:“来日早临,定须见泪。”渐曰:“唯。”
计既窘,来日以宽巾湿纸置于额,大叩其颡(sǎng嗓)而恸。恸罢,其妻又呼入窥之。妻惊曰:“泪出于眼,何故额流?”渐对曰:“仆但闻自古云‘水出高原’。”
鸿渐《秋赋》警句曰:“陈王阁上,生几点之青苔;谢客门前,染一溪之寒水。”有才雅,以凉德尽掩之,然不闻有遗行。
(选自《湘山野录》)
安鸿渐有能言善辩之奇才,但是又很怕老婆。岳丈死了,他在灵柩旁边哭吊,他妻子一向性情严厉,将他叫入灵棚中责骂道:“你哭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眼泪?”安鸿渐回答说:“我用手帕擦干了。”妻子严词告诫说:“明日早晨哭吊时,我一定要见到你的眼泪。”安鸿渐答道:“是”。
安鸿渐想不出别的办法,第二天就用一条大手巾裹着浸水的纸包在额头上,用力叩击额头,放声大哭。哭罢,妻子又将他叫进去仔细观察,惊奇地问:“眼泪都是从眼里出来,你的泪为什么是从额头流下来的?”安鸿渐答道:“我听到自古有‘水出高原’的说法。”
安鸿渐的《秋赋》中有这样的警句:“陈王阁上,生几点之青苔;谢客门前,染一溪之寒水。”足见其高雅之才,只是因为薄德掩盖了他的诗才,然而也从没听说过他有什么不检点的行为。
“陈王阁上,生几点之青苔;谢客门前,染一溪之寒水。”能写出如此警句的安鸿渐,的确是一位“有才雅”的人。但作者文莹却没有从其文章学识入手,对其文才大加展现,而是选择了他的另一样才能——滑稽之才,把一件生活小事写得饶有趣味,令人忍俊不禁。
“滑稽”这个词,古代与现代不仅读音有别,而且含意也不尽相同。现代意义上的滑稽,多指诙谐可笑的动作或语言,古人则认为:“滑,乱也;稽,同也。言辩捷之人言非若是,说是若非,言能乱异同也。”安鸿渐正是这样的“辩捷之人”。
大凡有才者必有一些小毛病,而安鸿渐的毛病就是“惧内”,作品正是以此为背景来刻画其能言善辩的。老丈人去世,女婿来吊孝,欲哭却无泪,而“素性严”的妻子偏偏抓住这一点不放。头一回安鸿渐用“以帕拭干”搪塞过去。第二日,安鸿渐无计可施,只好以“宽巾湿纸置于额,大叩其颡”,使水流满面,代替眼泪。不料此计偏偏又被妻子看出破绽。我们可以想见,以安妻的性情,肯定会对此不依不饶,一场雷霆之怒在所难免。而此时的安鸿渐却能以一句“仆但闻自古云‘水出高原’”,轻松地化解了妻子的怒气,从而使自己避免了一场难堪,其思维敏捷、偷换概念的才能委实令人赞叹。
本文塑造人物形象是以对比衬托的手法达到目的的。安鸿渐的“惧内”和其妻的“性严”互为陪衬,相得益彰。唯有安鸿渐的忍让才显出其妻的强悍,而妻子的严厉更衬托出安鸿渐的“辩捷”。作品在表现安鸿渐的“滑稽清才”时,虽然只用一句“仆但闻自古云‘水出高原’”的话语去刻画、展示,但由于有前文的铺垫,使这一形象立时跃然纸上。
作品末尾对安鸿渐作了全面评价:“有才雅,以凉德尽掩之。然不闻有遗行。”既然没有什么不检点的行为,安鸿渐的“凉德”又作何解释呢?估计指的就是他“惧内”的毛病吧。中国封建社会里妇女地位低下,怕老婆自然被看成男人之大忌,以至于因此而掩盖了安鸿渐的“有才雅”。如果安鸿渐生活在今日之社会,并非是一种“凉德”,或许是一种时髦吧。
上一篇:宁王
下一篇:宗定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