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焕阳 【本书体例】
博陵崔护,姿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叩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护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桃之,不对。彼此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眷盼而归,尔后绝不复至。
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院如故,而已锁扃之。崔因题诗于左扉(fài非)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叩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耶?”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崔惊怛,莫知所答。老父曰:“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年以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惟此一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又持崔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老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选自《本事诗》)
博陵有一个书生名叫崔护,姿容才质都很美,为人孤高自守,落落寡合。这一年参加进士考试落第。清明节独自到长安城南郊游。发现了一处庄院,有一亩大小,院内花木丛生,寂静得好象无人居住一般。崔护上前敲门,敲了好长时间。出来一位姑娘从门缝里向外瞅了瞅,问道:“谁呀?”崔护回答了自己的姓名,并说:“我独自出来赏春,酒后口渴,想找杯水喝。”姑娘进屋端来一杯水,打开门,请崔护在坐榻上坐下;她独自靠着一株小桃树的斜枝静静地站着,情深意浓,姿态妩媚动人,娇美无限。崔护用话语挑逗,那姑娘没有回答。彼此含情脉脉地注视了很久。崔护起身告辞,姑娘送到门口,好象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而转身回到屋内。崔护也深情回望,恋恋不舍地离去,以后再也没来。
等到第二年的清明节,崔护忽然想起了那姑娘,抑制不住思念之情,就径直到那庄院去寻找,门院依然同去年一样,门上却上了锁。崔护于是在左边的门扇上题了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几天以后,崔护偶尔到京城南,又前往寻找那位姑娘。听到院子里有哭声,敲门探问。一位老翁出来说:“你莫非是崔护?”回答:“是的。”老翁又哭着说:“你害了我女儿啊!”崔护大吃一惊,不知该怎样回答。老翁说:“我女儿刚成年就知书达礼,还没有嫁人。自从去年以来,经常神思恍惚,好象丢失了什么东西。近日我和她一起出去,等回来时,看到左边门上有一首诗,她读了这首诗,进门后就病倒了,于是绝食几天后就死了。我老了,只有这一个女儿,我之所以没有把她嫁出去,是想要找一位君子,作为我晚年的依靠。现在她不幸死去,难道不是你杀的么?”又拉着崔护痛哭起来。崔护也非常感伤悲恸,请求进去哭祭。那姑娘好象平常一样躺在床上。崔护托起姑娘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一边哭着,一边祈祷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呀!”一会儿姑娘睁开了眼,半天的功夫完全活了过来。老翁非常高兴,于是把女儿嫁给了崔护。
这是一篇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中只有老翁、崔护和那位在明代后传奇中被取名为叶榛儿的姑娘三人。老翁是作为故事的补充叙述者出现在作品中的,作者着力描写刻画的是崔护和那位姑娘。这不是一个男女双方“一见钟情”的故事,对于那位姑娘来说,可谓是“一见钟情”,而崔护的感情则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他是始而好其色,终而感其情,在姑娘为情而死的感动下,使感情得到升华,从而弹奏出一首哀感顽艳的爱情小曲。
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深于情、专于情的青春少女。她家住京城南郊一所“花木丛萃,寂若无人”的庄院,在这僻静幽美的环境中,她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正值桃花灿灿春意正美的清明时节,这青春少女想来心中是不会平静的。作者在描写这一人物时,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行为来表现她对爱情的渴求,写来又很有分寸,既突出了她的一往情深,又表现了她的矜持。当听到敲门声时,姑娘“自门隙窥之”,非常谨慎小心。看到门外是一位“姿质甚美”的年轻书生,心中便充满了惊喜之情,作品通过“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她待客的热情和心中的欢快。待崔护坐定之后,她并没有藏于闺中,而是“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对眼前突然出现的这位年轻书生产生了款款深情,身倚缀满桃花的斜枝伫立着静静观看,面似桃花红,心中禁不住春情荡漾。崔护用话语挑逗,她却默默无言,表现出姑娘特有的一份矜持与端庄。但心中的激动又是无法掩抑的,脉脉深情已从眉眼中流出,从而把一位青春少女既渴求又羞涩的心态刻画得非常逼真。崔护的到来,给她的爱情追求带来希望;而崔护的离去,又使她美好的憧憬破灭,因此,当崔护离去时,她“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于一往深情中包含有无限凄凉之意。
在作品的第二段中,通过老父之口,叙述了姑娘在崔护离去之后为情所困,为情所苦,最后绝食而死的情景:“自去年以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从而使感情达到了高潮,把一位执著追求爱情的少女形象表现得非常生动。而崔护则不同,他与姑娘的懈逅与通常风流才子的艳遇没有什么区别。他一开始只是好其色,对姑娘“妖姿媚态,绰有余妍”的姿色倾心,“以言挑之”则含有些许轻佻之意。姑娘并没有打动他的感情,他的“眷盼而归”表现的不过是一种怅然的情绪。因此他“尔后绝不复至”,一直到一年后的清明日,才“忽思之”,情不自禁地前去寻找。这就使他与姑娘的一往情深有着明显的不同。当听了老父的哭诉之后,崔护才为姑娘的痴情和“不幸而殒”而“感恸”,他“请入哭之”。至此崔护的感情才发生了质的变化,得到了升华。纯洁的爱情使姑娘死而复苏,从而使小说摆脱了庸俗的格调,焕发出耀人的情感美。
这是一首动人的爱情颂歌。爱情是崇高的,它可以使人以身殉之;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它又可以使死人复活。作品中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纯洁真挚的爱情与那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相辉映,使这个爱情故事蒙上了绮丽迷人的色彩。
上一篇:崔光
下一篇:崔昭行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