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傅今 【本书体例】
有甲欲谒见邑宰,问左右曰:“令何所好?”或语曰:“好《公羊传》。”后入见,令问:“君读何书?”答曰:“惟业《公羊传》”。“试问谁杀陈佗者?”甲良久对曰:“平生实不杀陈佗。”令察谬误,因复戏之,曰:“君不杀陈佗,请是谁杀?”于是大怖,徒跣走出。人问其故,乃大语曰:“见明府,便以死事见访,后直不敢复来,遇赦当出耳。”
(选自《笑林》)
某甲,想去拜见县令,问身边的人说:“县令有什么嗜好?”有人告诉他说:“喜好《公羊传》”。不久,他拜见县令。县令问他:“你读什么书?”回答说:“只读《公羊传》。”“那么是谁杀了陈佗这个人?”某甲停了好久才回答:“我这一生实在没有杀陈佗。”县令觉察到他回答的谬误,就再戏弄他,说:“你没有杀陈佗,请问是谁杀的?”某甲极为恐惧,没顾得穿鞋就跑了出来。别人问他原因,他大声地告诉人家,说:“我拜见县令,县令就拿人命案来问我,以后简直不敢再去。如果当时他抓了我,只有遇上大赦的日子才能出来。”
《有甲》就是“甲”这个人,或叫他某甲。
这篇小说讽刺的对象,是那些想取悦于上司,谄媚于上司,而又不学无术、知识浅陋,终被上司戏弄的故事。
某甲千方百计想谄媚县令,但不知县令的爱好、习性、脾性。讨好上司,先搞清上司的爱好,才能投其所好,曲意逢迎。有人告诉他,县令喜欢读《公羊传》,所以他回答县令问话说:“惟业《公羊传》。”“惟业”,就是只从事《公羊传》这一学业。他的回答,自以为与县令有了共同的语言,也表现某甲有学识。但是,文学作品,其叙事不能那样平稳。有起伏,有波澜,才能产生吸引人的艺术力量。县令听说某甲也从事研究《公羊传》,脱口问道:“试问谁杀陈佗者?”某甲腹内空空,知识浅陋,半天无言以对。
陈佗,乃是春秋时人。《公羊传》桓公六年记载:“蔡人杀陈佗。陈佗者何?陈君也。陈君则曷为谓之陈佗?绝也。曷为绝之?贱也。其贱奈何?外淫也。恶乎淫?淫于蔡,蔡人杀之。”(《十三经注疏》2216页)某甲对历史无知,误以为县令怀疑是他杀了陈佗。停了好一会儿,才辩解说:“我这一生,实在没有杀陈佗。”一句话泄露了天机,说明他根本没读过《公羊传》,而是留须拍马,趋炎附势之徒。
县令察觉到他在胡说八道,进一步戏弄他,问:“君不杀陈佗,请问是谁杀?”某甲一听,觉得问题严重,吓得魂不附体,连鞋都顾不得穿,仓惶逃走。出去以后,惊恐地告诉别人,县令拿人命案问他。这番话,进一步渲染了某甲的愚蠢与无知。
讽刺作品靠什么打动读者呢?靠夸张。“有意地突出和夸大被反映的东西的明显特征”,作家对他塑造的人物性格,只有进行明显的、过分的夸大,才能强烈地揭示出人物性格的本质。某甲的无知,弄得他惊恐万状,读者不仅为他的趋附行为而好笑,也为这类人的愚蠢举动而悲泣。
上一篇:曹循吏
下一篇:木兰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