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傅今 【本书体例】
吴均
吴均(公元469——520年),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当南朝齐、梁中,历官主薄、记室等。精通史学,文名颇著,号为吴均体。他著有《十二州记》16卷、《钱圹先贤传》5卷、《续齐谐记》等。
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赀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花叶美茂,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况人兄弟孔怀,而可离异?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合财宝,遂为孝门。真仕至大中大夫。陆机诗云:三荆欢同株。”
(选自《续齐谐记》)
京都地方有个叫田真的人,弟兄三人,共同商议分家产,决定家中的生活用品和财产都平均分配。堂屋前边的一棵紫荆树,花叶茂盛美丽,他们共同议定,要将树剖成三片。第二天准备锯的时候,树枯死了,象是火烧过的一样。田真见状,大吃一惊,对两个弟弟说:“树本同根生,听说我们要将它砍成三片,就枯死了。何况是人,兄弟应生死互相体恤,而能分离?真是人还不如树木!”田真止不住哭了起来,决定不再将树分成三片了。紫荆树等田真的话音刚落,马上就变得枝荣叶茂。三兄弟深受感动,又把家产合起来,于是成了一个孝敬和睦的大家庭。后来田真还做了大中大夫。大诗人陆机作诗歌咏说:“三荆欢同株”,就说这件事。
《紫荆树》是一篇非常有影响的笔记小说。其艺术上的成就是,作者能够熟练地运用拟人化的艺术方法。
所谓拟人化的艺术方法,就是将人的特点特性加于外界事物上,将外界事物人格化,具有人的思想和情感。蒲松龄的笔记小说《聊斋》中的狐、鬼、妖、魅,富有人情味,是作者用拟人化艺术方法的结果。《紫荆树》这篇小说,由于成功的运用了这一方法,多少年来,一直受到读者的青睐。作者笔下的紫荆树,不但有人的和睦相处的感情,而且,对于弟兄分家中的极端平均主义和斤斤计较的行为还产生了厌恶之情。它听说田真弟兄三人分家,要将它“截为三片”,“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烧。”紫荆树的行动,启发、教育了田真兄弟们。“树木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于是,他们决定不分家,不再解树。紫荆树”应声荣茂”。这虽然有点神,但作者反映了一种普通的思想:兄弟之间应当和睦相处,和衷共济,而不应该疾首蹙额,反目成仇。作者能从比较平淡的故事中,写出人间的真“情”、以情动人。田真兄弟,被紫荆树之情感动,遂相亲相爱;而紫荆树又被兄弟们的醒悟之情所动,于是枝茂叶肥。写情,不能靠说教,而要靠人物的行动,靠生花的妙笔,这样才能更好地传达人物的感情和风貌。
作为笔记小说,因为多半是和实际人生直接打交道的文字,所以,往往不大注意对场面、人物心理和动作进行细致地描写和渲染,更不会去着重刻画人物形象。这是它的不足,也是它的优势。画龙点睛之笔,传神入画之墨,往往是在漫不经心的寥寥数语中得来。《紫荆树》这篇小说,就具有这一特色。
这也是笔记小说作者应有的艺术功夫。
上一篇:紫玉
下一篇: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