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傅今 【本书体例】
昔汝南有人,于田中设绳(juàn倦)以捕獐而得者,其主未觉,有行人见之,因窃取獐去。犹念取之不俟其主,有鲍鱼者,乃以一头置中而去。本主来,于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村里因共而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转多奉之者,丹楹藻税,钟鼓不绝。病或偶愈者,则谓有神。行道经过,莫不致祠焉。积七八年,鲍鱼主后行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耳,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选自《抱朴子》)
从前,汝南地方有个人,在田野中设了捕兽网,捕到了一头獐子。正巧猎人不在,一个过路人见到了,就把獐子偷了去。但又想到,如果猎人不在就拿走又不太好,就把自己带的鲍鱼拿出一条放进网里就走了。猎人回来后,见捕兽网中捕到了一条鲍鱼,感到很奇怪,以为这鲍鱼一定是神鱼,不敢拿回家中。于是全村人一起在此地建屋立庙,称为“鲍君庙”。随后有好多信徒,香火钱一多,就又将原来的庙装饰一番,红色的抱柱和彩绘的梁檐,成天钟鼓声不断。有的病人祷告后病偶然好了,就说这神真灵。所有经过此地的人,都到庙里祭拜。
七、八年后的一天,那个放鲍鱼的过路人再来此地,询问建庙的情况,人们把建庙的详细情况都讲给他听。他说:“那条鲍鱼是我放进网里的,哪有什么神仙?”此后,就再也没人到庙里烧香了。
这是一篇破除迷信的小故事。它通过生动的叙写,告诉人们,鲍君神纯属子虚乌有。对解放人们的思想,宣扬无神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小说的构思奇巧。汝南人捕獐而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于是村里人皆信之,大家凑钱,在捕獐处建“鲍君庙”。这种巧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客观存在。迷信这东西,就是在今天,仍有土壤,一传仍有人信。
“病或有偶愈者,则谓有神”。这又是一个巧合,因而信徒越来越多,庙宇越修越大,鲍君神也越来越灵验。在崇信鲍君神的鼎盛期,鲍鱼主又路过此地,他告诉人们:“此是我鲍鱼耳,何神之有?”一语说破了鲍君神的真相。
无巧不成书。现实生活中,本来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巧合,透过这种巧合,却生动而真实地揭示了生活中本质的东西。
上一篇:高螺舟琉球国运柩
下一篇:鹦鹉救火